[1] |
刘妮娜. 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的类型与运行机制探析[J]. 人口研究, 2019, 43(2): 100-112. |
[2] |
赵卫军,焦斌龙,韩媛媛. 1984-205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估算和预测[J]. 人口研究, 2018, 42(2): 54-69. |
[3] |
钟水映,李春香. 乡城人口流动的理论解释: 农村人口退出视角[J]. 人口研究, 2015, 39(6): 13-21. |
[4] |
孙华,陈力勇. 流入城镇农村人口消费行为分析——基于西安市的调查[J]. 人口研究, 2014, 38(2): 92-101. |
[5] |
段成荣,邹湘江. 城镇人口过半的挑战与应对[J]. 人口研究, 2012, 36(2): 45-49. |
[6] |
宋月萍,张耀光.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研究, 2009, 33(6): 57-66. |
[7] |
侯东民,王德文,白南生,钱文荣,谢长青,周祝平. 从“民工荒”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J]. 人口研究, 2009, 33(2): 32-47. |
[8] |
糜韩杰.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直接计算法的修正[J]. 人口研究, 2008, 32(6): 76-83. |
[9] |
辜胜阻,李华,易善策. 依托县城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J]. 人口研究, 2008, 32(3): 26-30. |
[10] |
周祝平.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 人口研究, 2008, 32(2): 45-52. |
[11] |
陆杰华,杜鹏,杨文庄. 新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点的调查与思考——以百万人口大县为例[J]. 人口研究, 2007, 31(5): 92-96. |
[12] |
任远,姚慧. 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J]. 人口研究, 2007, 31(3): 71-78 . |
[13] |
刘根荣. “民工荒”的成因及其治理:一个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 人口研究, 2006, 30(6): 47-54. |
[14] |
包凤云. 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问题初探[J]. 人口研究, 2006, 30(6): 89-92. |
[15] |
顾宝昌,周长洪,翟振武,王金营,徐蕾,康辉,王春蕊,王翠绒,豆小红,侯东民. 新农村建设:“迁出去”和“引回来”[J]. 人口研究, 2006, 30(5): 3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