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长洪.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育率变动关系的量化分析[J]. 人口研究, 2015, 39(2): 40-47. |
[2] |
肖智,张杰,郑征征. 劳动力流动与第三产业的内生性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实证分析[J]. 人口研究, 2012, 36(2): 97-105. |
[3] |
张维庆.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J]. 人口研究, 2011, 35(5): 3-7. |
[4] |
《人口研究》编辑部,陆杰华,于学军,原新,黄荣清 . 世人瞩目的六普:轨迹、解读与思考[J]. 人口研究, 2011, 35(3): 41-55. |
[5] |
周恭伟. 关于人口计划生育事业融入社会发展大局的思考[J]. 人口研究, 2010, 34(6): 92-97. |
[6] |
曹景椿. 论中国特色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道路——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J]. 人口研究, 2008, 32(6): 44-48. |
[7] |
曾小五,朱尧耿. 老年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J]. 人口研究, 2008, 32(2): 87-90. |
[8] |
杜鹏. 再论中国是否“未富先老”[J]. 人口研究, 2007, 31(4): 46-56 . |
[9] |
郑文兵. 影响中西部城市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J]. 人口研究, 2007, 31(4): 77-79 . |
[10] |
姜向群.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一个需要正视和化解的难题[J]. 人口研究, 2007, 31(3): 41-49 . |
[11] |
杨文庄,孟立联. 论和谐人口[J]. 人口研究, 2007, 31(2): 91-96. |
[12] |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 人口研究, 2007, 31(1): 1-10. |
[13] |
李建民,原新,陈卫民,朱镜德,黄乾,姚从容,吴帆. 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J]. 人口研究, 2007, 31(1): 33-48. |
[14] |
国家人口计生委赴贵州和甘肃调研组. 西部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两颗明星——对贵州和甘肃人口计生工作跨越[J]. 人口研究, 2006, 30(5): 91-95. |
[15] |
段成荣. 《人口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评介[J]. 人口研究, 2006, 30(5): 96-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