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婷, 闫誉腾. 1980年代以来中国分地区死亡水平差异及其演变趋势——医疗设施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分期协同作用[J]. 人口研究, 2023, 47(4): 35-50. |
[2] |
童玉芬, 刘志丽, 宫倩楠. 从七普数据看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变动[J]. 人口研究, 2021, 45(3): 65-74. |
[3] |
刘爽,朱宇,郑澜. 全球人口干预与“新的中国选择”——超越全面两孩政策的思考[J]. 人口研究, 2016, 40(6): 99-110. |
[4] |
吴蕾,张昕. 农业流动人口社区就业意愿研究[J]. 人口研究, 2015, 39(3): 100-106. |
[5] |
童玉芬. 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特点及面临的挑战[J]. 人口研究, 2014, 38(2): 52-60. |
[6] |
张维庆.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J]. 人口研究, 2011, 35(5): 3-7. |
[7] |
《人口研究》编辑部. 《公开信》与中国的计划生育[J]. 人口研究, 2010, 34(5): 35-50. |
[8] |
陆杰华,朱荟.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 人口研究, 2010, 34(4): 20-27. |
[9] |
解振明,邬沧萍,张敏才,邓垚,李建民. 回眸与思考:《公开信》发表30年[J]. 人口研究, 2010, 34(4): 28-52. |
[10] |
于学军,翟振武,杨凡,李建民,穆光宗. 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J]. 人口研究, 2010, 34(3): 40-52. |
[11] |
邬沧萍. 一本可以载入人类人口史册的专著——《新中国人口六十年》读后感[J]. 人口研究, 2010, 34(3): 109-111. |
[12] |
李众敏. 中国的人口政策向何处去?——评《人口政策与国情——中韩比较研究》[J]. 人口研究, 2010, 34(3): 112-112. |
[13] |
刘传江.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J]. 人口研究, 2010, 34(2): 34-56. |
[14] |
彭珮云. 加强人口与性别研究 推进小康社会建设[J]. 人口研究, 2010, 34(1): 3-5. |
[15] |
叶文振,石红梅,陆洋. 中国人口学科的发展与挑战[J]. 人口研究, 2009, 33(6): 1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