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卫, 刘金菊. 近年来中国出生人数下降及其影响因素[J]. 人口研究, 2021, 45(3): 57-64. |
[2] |
丁志宏 张亚锋 杜书然. 我国已婚流动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J]. 人口研究, 2018, 42(4): 27-38. |
[3] |
孙晓明. 关于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人口研究, 2008, 32(1): 87-91. |
[4] |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技司. 12万例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调查报告[J]. 人口研究, 2007, 31(5): 62-65. |
[5] |
何小鹏.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调查与研究[J]. 人口研究, 2007, 31(4): 84-88 . |
[6] |
张原震. 河南省农村育龄妇女知情选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研究, 2007, 31(4): 89-96 . |
[7] |
段成荣. 构建和谐首都中的人口问题[J]. 人口研究, 2007, 31(1): 49-62. |
[8] |
包凤云. 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问题初探[J]. 人口研究, 2006, 30(6): 89-92. |
[9] |
张枫.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机制研究——以广东为例[J]. 人口研究, 2006, 30(5): 82-86. |
[10] |
詹鸣,尹晖,罗辉,钟卫军,史千山. 流动人口信息流管理模式初探[J]. 人口研究, 2006, 30(5): 87-90. |
[11] |
山东省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处. 山东省生育力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 人口研究, 2006, 30(2): 65-73. |
[12] |
陈钟林,吴伟东. 城市弃婴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人口研究, 2005, 29(6): 64-67. |
[13] |
朱方长,曹静安,张仁杰. 村级区划调整对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的影响——以长沙市为例[J]. 人口研究, 2005, 29(6): 86-91. |
[14] |
陆杰华,傅崇辉,张金辉,曾序春. 结构方程模型在妇女生育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以深圳市为例[J]. 人口研究, 2005, 29(2): 25-33. |
[15] |
黄飞,安琳,王燕. 育龄妇女自杀危险因素分析[J]. 人口研究, 2005, 29(2): 6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