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关于小城镇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的分析
马淑鸾
人口研究    1990, 14 (4): 2-8.  
摘要1102)      PDF (543KB)(1054)    收藏
<正> 经济改革以来,小城镇人口迅速增长。1985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市镇人口总增长量为2亿,其中,小城镇人口增长量占62.4%;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增至1985年的36.6%,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其中有9.8个百分点是由小城镇人口增长引起的。这两个数字说明,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城镇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一大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2. 影响预期寿命因素分析
马淑鸾
人口研究    1989, 13 (3): 14-18.  
摘要1759)      PDF (396KB)(1030)    收藏
<正> 影响预期寿命的因素是极为错综复杂的,一般可概括为人类生物学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例如,性别死亡率的差别受染色体组成的性别差异的影响;因脑血管病死于中风受人类成熟老化影响等死亡现象,都属于人类生物学因素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然而,往往在同样的人体生理结构和生物学规律作用的条件下,死亡率却有极大的差异,这主要就是社会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当然,要把这两种因素截然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为考察人类生物学因素与社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3. 我国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比较分析
马淑鸾
人口研究    1986, 10 (3): 31-52.  
摘要1000)      PDF (2564KB)(1083)    收藏
<正> 提高人口素质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在我国也早已受到普遍重视。这对分析我国人口素质的状况,探求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研究和运用衡量人口素质的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人口生命素质指数是目前使用得较多的指标,尤其适用于考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素质变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等的差别很大,在这个基础上长期形成的人口素质的状况也很不相同。用生命素质指数进行定量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4. 人口产业结构类型及其变动规律
马淑鸾,张建山
人口研究    1986, 10 (1): 25-30.  
摘要1338)      PDF (2351KB)(906)    收藏
<正> 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变第三产业同第一、第二产业比例不相协调的状况。可以预见,在今后十五年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的在业人口结构也必将相应地发生重大的变动。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研究人口产业结构变动的课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诸如: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口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如果是有规律性的,那么,我国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又将沿着怎样的模式运行?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调整人口产业结构时需要作进一步探讨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5. 学习《资本论》中的人口理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杜闻贞,马淑鸾
人口研究    1983, 7 (3): 10-21.  
摘要880)      PDF (6264KB)(928)    收藏
 <正> 马克思在他的划时代的巨著《资本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著作中,解剖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并对马尔萨斯“人口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科学地论述了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学习《资本论》中的人口理论,对科学理论的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共有人口规律的客观基础
马淑鸾
人口研究    1982, 6 (6): 15-17.  
摘要752)      PDF (486KB)(722)    收藏
<正>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对这个论点却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为,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规律就是指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决定该社会特有的人口规律。因此,人类社会只有特殊的人口规律,至于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的共有人口规律只能是自然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