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晓峰, 刘华伟. 理解人口高质量发展:理论意蕴、支撑要素与实践路径[J]. 人口研究, 2023, 47(5): 46-58. |
[2] |
贺丹, 刘中一. 从人口安全视角完善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再思考[J]. 人口研究, 2023, 47(2): 39-47. |
[3] |
胡晓茜,高奇隆,赵灿,魏景明,孙雪姗,顾钰璇,甄雪梅,李园园,董恒进. 中国高龄老人失能发展轨迹及死亡轨迹[J]. 人口研究, 2019, 43(5): 43-53. |
[4] |
张维庆.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J]. 人口研究, 2011, 35(5): 3-7. |
[5] |
《人口研究》编辑部. 《公开信》与中国的计划生育[J]. 人口研究, 2010, 34(5): 35-50. |
[6] |
解振明,邬沧萍,张敏才,邓垚,李建民. 回眸与思考:《公开信》发表30年[J]. 人口研究, 2010, 34(4): 28-52. |
[7] |
于学军,翟振武,杨凡,李建民,穆光宗. 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J]. 人口研究, 2010, 34(3): 40-52. |
[8] |
邬沧萍. 一本可以载入人类人口史册的专著——《新中国人口六十年》读后感[J]. 人口研究, 2010, 34(3): 109-111. |
[9] |
彭珮云. 加强人口与性别研究 推进小康社会建设[J]. 人口研究, 2010, 34(1): 3-5. |
[10] |
彭志良. 建国初期国家是否制订和执行了鼓励人口增长政策?[J]. 人口研究, 2009, 33(5): 111-112. |
[11] |
钟逢干. “两种生产革命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更好概括[J]. 人口研究, 2009, 33(3): 1-9. |
[12] |
李文耀. 以人为本 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J]. 人口研究, 2009, 33(3): 110-112 . |
[13] |
段成荣,朱宝树,崔传义,陈友华. 春运与流动人口[J]. 人口研究, 2009, 33(1): 30-45. |
[14] |
曹景椿. 论中国特色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道路——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J]. 人口研究, 2008, 32(6): 44-48. |
[15] |
孟立联. 人口安全与人口政策[J]. 人口研究, 2008, 32(6): 4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