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3-29
    论文
    2003~2050年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老年夫妇人数变动预测
    郭震威,郭志刚,王广州
    2005, 29(2):  2-7. 
    摘要 ( )   PDF (1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本世纪开始 ,越来越多的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妇将逐步进入老年期。本文设计了基于年龄一孩次递进生育预测方法的两阶段分析测算模型 ,初步计算了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 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及中长期变化趋势。这部分人群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特殊困难群体 ,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满足其基本养老的需要
    对中国老年贫困人口的估计
    乔晓春,张恺悌,孙陆军,张玲
    2005, 29(2):  8-15. 
    摘要 ( )   PDF (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 2 0 0 0年 1 2月组织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 ,经过加权处理后对中国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 ,以及调查到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贫困老年人口的比例和规模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 ,调查的 2 0个地区中 ,老年人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云南、陕西、山东、安徽和湖北 ,情况比较好的除了上海、北京和天津 3个直辖市以外 ,还有浙江、福建、黑龙江等地区。 2 0 0 0年 1 1月 1日全国贫困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例为 1 7 5 % ,全国贫困老年人口总量为 2 2 74 8万人
    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
    宋健
    2005, 29(2):  16-24. 
    摘要 ( )   PDF (1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十年来 ,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成为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的一代特殊人口与一类特别家庭。对二者界定的不同标准造成了对其规模估计的分歧和深入研究的困难。根据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估算出我国现有独生子女数量约为 90 0 0万 ,其中城市独生子女的数量远远高于农村。独生子女之间彼此婚配 ,有可能会形成广受关注的“四二一”家庭。研究显示 ,大城市中独生子女间的婚配概率似乎更高一些 ,但对于全国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由于严格意义的“四二一”家庭的出现取决于多种因素 ,其大规模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对“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户”的关注 ,主要来源于对“独生子女”养老能力的质疑和对“独生子女户”养老需求获取满足的前景的担忧。国家目前正在通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措施帮助“独生子女户”逐步消除后顾之忧
    结构方程模型在妇女生育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以深圳市为例
    陆杰华,傅崇辉,张金辉,曾序春
    2005, 29(2):  25-33.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状况”调查数据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对深圳流动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克服了传统统计方法无法处理自变量测量误差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 ,对生育行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生育意愿。经济因素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孩子质量 -数量替代效应 ;另一方面在生育意愿没有改变前 ,经济水平提高对生育行为也会有促进作用。最后 ,提出了结构方程模型在生育行为研究和计划生育实践的应用前景
    中国的人口,安全吗?
    宋健,姚远,陆杰华,张敏才,杨文庄,顾宝昌
    2005, 29(2):  34-48.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
    简新华,张建伟
    2005, 29(2):  49-55. 
    摘要 ( )   PDF (1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分布时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
    周春山,罗彦,朱红
    2005, 29(2):  56-61. 
    摘要 ( )   PDF (1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第三、四和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数学模型对近 2 0年来广州市人口分布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得出 :广州市人口增长较前 1 0年变缓 ,人口增长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人口增长迅速 ,中心城区总体上人口减少 ;广州人口分布趋向规则化 ,均衡化 ,人口密度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变化 ,同时郊区化现象比较明显等。并对广州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分布随城市规模和时空间变化特点进行了模型归纳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研究
    莫丽霞
    2005, 29(2):  62-68. 
    摘要 ( )   PDF (1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 2 0 0 2年国家计生委宣教司的“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数据 ,研究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群众的意愿生育孩子性别结构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 ,弱化性别偏好对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都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陈卫
    2005, 29(2):  68-68. 
    摘要 ( )   PDF (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刊讯】针对国家法律政策调整后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新举措、新途径 ,有效解决流动人口管理当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3月 1 5日 ,北京市公安局流动人口管理处邀请在京部分专家学者召开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安大学、市社会科学院、市警察学院以及市民政局、市政府研究室负责人等各方面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对流动人口实行户口登记和证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组织机构的框架结构 ,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应具备的管理职能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各自意见和看法。
    育龄妇女自杀危险因素分析
    黄飞,安琳,王燕
    2005, 29(2):  69-75. 
    摘要 ( )   PDF (1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综合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一个县 36名自杀未遂的育龄妇女。通过调查发现育龄妇女自杀主要以服毒为主 ;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纠纷 ,而家庭纠纷则主要由经济因素引起 ;育龄妇女自杀动机可分为三种 :冲动型、威胁型和逃避型 ;育龄妇女自杀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负性生活事件、心理抑郁和家庭暴力等因素
    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因素分析——以成都的实践为例
    罗蓉,罗澍
    2005, 29(2):  76-79. 
    摘要 ( )   PDF (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结合地方实践 ,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险问题 ,从政府、进城务工农民、企业等角度对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险制度设计进行因素分析 ,并结合成都综合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就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险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云南艾滋病流行对人口安全的影响
    熊理然,骆华松,蔡定昆,杜双燕
    2005, 29(2):  80-85. 
    摘要 ( )   PDF (1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艾滋病流行通过影响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增加贫困人口进而危及人口安全。本文基于云南省HIV/AIDS流行趋势的预测 ,对云南艾滋病流行对人口安全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测算和评估 ,并提出了缓解人口安全的对策
    再论大城市超低总和生育率中外来流入人口的分母效应——与郭志刚教授商榷
    梁秋生
    2005, 29(2):  86-90. 
    摘要 ( )   PDF (1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郭志刚教授对本人原文的潜在含义存在一定误解 ,其所做检验不足以否定本人原文的基本结论 .出生漏报和育龄妇女婚育年龄推迟过程中对京津沪超低TFR的影响因素固然存在 ,但外来流入人口的分母效应同样不容置疑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亟待完善相关立法
    江中三
    2005, 29(2):  91-95. 
    摘要 ( )   PDF (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它已危及到我国的人口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 2 0 0 4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就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 ,开展必要的专项治理活动 ,依法严厉打击贩卖、残害、遗弃女婴的违法犯罪活动 ,坚决制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 ,力争经过 3~ 5年的努力 ,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得到遏制。本文试从法治角度谈谈如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1 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亟待完善相关立法采取法律手段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问题是现实的需要。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