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5-29
    论文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与其父母的代际互动——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
    宋健,黄菲
    2011, 35(3):  3-16.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了青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也渐入老境。利用2009年全国城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本文从子女视角出发,以独生子女属性和生命历程状态为研究重点,探讨开始逐渐步入自己人生轨迹的青年子女与其父母之间的代际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同住,并得到父母较多的经济帮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给予父母经济支持和情感联络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就业、结婚和生育等生命事件,对代际互动有重要影响。在业、在婚、已育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分开居住,更少接受父母的帮助,更少与父母情感联络,但会给予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论文据此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前景进行了讨论。
    市场转型下的老年供养研究
    马忠东,周国伟
    2011, 35(3):  17-28. 
    摘要 ( )   PDF (4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化理论预测未来家庭纽带会减弱,对老人的家庭供养会逐渐减弱。我们认为市场转型过程中,子女的人力资本和收入的快速提高有助于供养老人。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对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城市老年居民主要靠离退休金,镇和农村老年人仍有一半靠家庭供养,农村另有40%的老人依靠自我劳动生活。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农村家庭中子女的劳务迁移提高了老年人的家庭供养比。此外,农村、女性、高龄、低教育老人的家庭供养比高,而城市,男性,低龄,和教育程度较高的供养比低。分城乡老人家庭供养比,农村在不发达的西部最高,城市在发达的东部最高,反映家庭供养U型发展趋势。面对老人比例激增的局面,政府应积极扩大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加强扶持老年弱势群体,减轻家庭养老负担。
    国内外思潮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误导
    侯东民
    2011, 35(3):  29-40. 
    摘要 ( )   PDF (1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印度因人口红利将超越中国"说,无限夸大老龄化问题,将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最终变成了"人口红利"。文章评论这一思潮依据的若干西方研究,分析得出中国经济增长27%由人口红利贡献的国内研究存在严重瑕疵。分析指出,因"未富先老"中国老龄化效应必远弱于西方。迄今西方老龄化与增生失业而非劳动力短缺相伴随,这是经济转型期我国应真正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从多方面看,随经济规模扩大,我国人口问题滞后效应明显进入充分展现期,人口政策如转向鼓励增加人口,将会是一次重大失误。
    世人瞩目的六普:轨迹、解读与思考
    《人口研究》编辑部,陆杰华,于学军,原新,黄荣清
    2011, 35(3):  41-55. 
    摘要 ( )   PDF (1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众所周知,与建国后历次人口普查相比,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超乎寻常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是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人口大国,全球关注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在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后的中国; 同样也关注地球在即将进入70 亿人口的关口前,经过数十年人口控制大国的人口现状及未来走势。其二,长期以来,国人一直将人口视作国情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快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中,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后中国人口轨迹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人口基本国情有些什么新的特点? 其三,人口普查数据已成为制定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数据。毋庸置疑,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次普查得到的人口规模、人口性别年龄构成、人口地区分布以及民族、就业、教育、迁移流动、婚姻生育、城镇化、居住环境等方面的翔实数据,将为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权威和重要基础依据。其四,新时期人口普查赋予一种新的使命,即人口普查数据还关乎公共政策调整与完善以及构建以人口管理为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因为,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资料不仅对于适时有序完善生育政策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对于加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户籍、社会保障、就业、民政等社会事业的改革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探索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人口思想演变研究之一
    翟振武,张现苓,江梅,杨凡
    2011, 35(3):  56-63. 
    摘要 ( )   PDF (1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人口思想的演变过程。人口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人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研究中国人口问题和探索中国人口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命题。建党伊始,我党领导者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有力地驳斥了"人满为患论,将革命的矛头直接指向落后的社会制度,保证了革命方向的正确性。革命成功后,党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口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使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口条件,也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及其健康效应——以深圳为例
    牛建林,郑真真,张玲华,曾序春
    2011, 35(3):  64-75.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快速的人口流动与事实城市化对城市环境与人口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在深圳市开展的调查,分析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征与身心健康状况,初步检验了环境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身心健康的净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而言,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具有更为突出的影响。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倡导良好的保健行为和生活习惯,对于改善其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城市适应性: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比较——基于中山市的实证研究
    郑梓桢,刘凤至,马凯
    2011, 35(3):  76-83. 
    摘要 ( )   PDF (1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大多都是从制度角度讨论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边缘人"状况。文章以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适应性进行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比较,发现个人原因也是影响其城市适应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个人因素的分析,旨在使其从心理上摆脱"弱势群体"的影响,以提升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积极主动的融入城市生活。
    中国城市老人自杀问题分析
    景军,张杰,吴学雅
    2011, 35(3):  84-96. 
    摘要 ( )   PDF (2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将在老龄化和城市变迁的背景下审视中国城市老人自杀的问题。笔者对中国自杀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显示,中国城市老人在千禧年后的自杀率超过2000年之前的年均水平。以往的研究通常将久病厌世和家庭纠纷视为中国城市老人自杀的主要诱因。笔者却认为,相对剥夺感的大小可以强化或缓解这两个导致自杀的驱动力,所以应该在相关的分析中加以重视。为此,本文将集中分析医保的缺乏和城市开发对城市老人自杀问题的影响。
    两种平均预期寿命差异分解模型的比较研究
    彭非,封婷
    2011, 35(3):  97-105. 
    摘要 ( )   PDF (1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均预期寿命本质上与分年龄死亡率存在着密切和交互的关系,将两张生命表上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分解为其分年龄(组)死亡率的差异,可以深入探究死亡水平和模式变化发展的规律。Pollard(1982)和Arriaga(1984)分别提出过分解平均预期寿命差异的方法,两种方法分析的角度和适用性各有不同。文章在此进行介绍和应用;并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中国1990年和2008年分性别生命表数据分解其平均预期寿命变化的差异;得出中国近20年来各年龄死亡率下降对平均预期寿命增长的贡献和死亡率变化的规律。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两种分解方法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周美林,张玉枝
    2011, 35(3):  106-112. 
    摘要 ( )   PDF (1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制定的背景、定位和标准,以及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优抚等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重点阐述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应相互叠加,保持合理平衡,并参照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分析研究了特别扶助制度产生的积极社会效应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