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6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6-03-29
    论文
    中国的人口趋势与中长期经济发展
    孙学工
    1996, 20(2):  1-6. 
    摘要 ( )   PDF (3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15年,将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人口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顺利实现这些战略设想和制订正确的人口政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中长期的角度讨论了人口总量增长的态势、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经济景气变量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主要结论有:这一时期趋缓但持续的人口增长对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有利的,但由于资源约束的加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会逐渐加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构成威胁。人口的继续增长也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初始改革有利的若干人口因素的正面作用已经逐渐丧失,而一些不利因素开始发挥作用。综合地看,促进人口早日实现静止应是主要的政策目标。
    对子女数在老年人家庭供养中作用的再检验——兼评老年经济供给“填补”理论
    郭志刚,张恺悌
    1996, 20(2):  7-15. 
    摘要 ( )   PDF (26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采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的数据重新检验了以往有关文献中关于子女数对老年人的家庭经济供养影响的研究结果,分析了这些研究设计中所存在的主要缺点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误解,并在新的研究框架中加入了老年人年龄以及其他变量。文章证明,老年人受子女供养的比例受到老年人年龄的影响。与以往有关研究结果不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老年人年龄及其他自变量以后,子女数对于老年人家庭供养存在显著作用,证明子女供养老人在中国当前条件下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回归分析还检验了其他有关自变量对于子女净供养的作用。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老年经济供给“填补”理论应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局限性,并进而讨论了在子女供养研究方面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问题。
    对联合国文件中有关计划生育概念的分析与评价
    杨胜万,陶意传
    1996, 20(2):  16-24. 
    摘要 ( )   PDF (27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主要对1974年布加勒斯特会议以来的联合国人口会议文件中的计划生育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计划生育对夫妇和个人生育权利的肯定是历史的进步,也促进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下降;同时,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它也存在着不可弥补的缺陷,其中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不利于一些国家解决给本国带来严重社会经济、环境困境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这一概念也过多地强调了个人权利,相对忽视了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之间的关系。文章还分析了中国的计划生育,指出中国在充分尊重个人权利的基础上,考虑个人权利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制定了符合国情的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
    穆光宗,陈俊杰
    1996, 20(2):  25-33. 
    摘要 ( )   PDF (26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民生育决策背后的需求动机问题。作为一种社会人口学的解析,作者尝试着提出了一个有关生育需求层次结构的理论假说,认为在中国农民实际的生育行为背后隐伏着一个复杂的生育需求体系或者说结构。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包含着二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是生育的动机问题,即为什么“生”;第二层面则是具体的生育偏好问题,即“生”什么,如何“生”以及“生”多少这三个相关的问题。作者强调指出:在家本位文化背景下的生育决策中,生育是一种不可完全由经济学的成本—效用理论来解释的强烈冲动,在经济上似乎并不合算的“生育”在传统文化层面上找到了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在三种生育偏好中存在着一种由文化自觉编排好的内在逻辑,即性别偏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时间偏好,最后才是数量偏好。
    对一种新的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讨论
    本刊编辑部
    1996, 20(2):  34-44. 
    摘要 ( )   PDF (6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背景 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明确提出,一切人口与发展活动都应以人(human beings)而不是人的数量(human numbers)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1995年的社发大会和世界妇女大会也都体现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精神。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国际社会在经过几十年的对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争论中形成的人口与发展的新视野和新观念。它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认识而提出的: 第一,以往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人口政策的目标都定位于生育率与人口的增长方面,同时对发展的追求也只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其结果,在计划生育项目的制定和实施中的缺陷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改善和人口目标的实现,而广泛存在的贫困与不公平现象更成为
    论外来人口与城市社区整合——上海市民对外来人口的心理接受力调查
    丁金宏,孙小铭,谭友林,余佳,王碧玮,张永惠
    1996, 20(2):  45-51. 
    摘要 ( )   PDF (25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来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影响与贡献如影随形,重要影响之一是社区的社会分化和空间隔离。本文调查了土海市民对外来人口的社区影响评价和心理接受力,揭示了导致社区不整合的心态背景,提出了改善外居关系、促进社区整合的对策建议。
    脑血管病康复期病人生命质量评价
    王玫
    1996, 20(2):  52-56.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城区216名脑血管病康复期出院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揭示了该人群在躯体功能、心境情绪、社会残疾、社会支持、经济及居住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其存在问题所应采取的措施,为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重点及改善社会卫生服务提供了依据。
    走向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地区差异
    林富德,刘金塘
    1996, 20(2):  57-65. 
    摘要 ( )   PDF (25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全国人口逐步实现低增长的总趋势中,地区人口发展受社会、经济、人口控制能力的影响,仍有明显差异。揭示这种差异的程度、趋势,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缩小东、中、西差距,把握我国控制人口的潜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包括:全国务类地区在跨世纪过程中,在规模与速度上的差异;从生育更替水平到零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最大可能增长度的地区差异;人口转变与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差异等。文章除对各部分作出定量分析外,还揭示形成差异的人口学因素,并提出在可预见的人口差异中,进行宏观调节时,应注意到的重点、序次与对策。
    关于加强中学青春期教育的一些思考
    王志刚,过保录
    1996, 20(2):  66-69. 
    摘要 ( )   PDF (8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1 青春期教育:中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当代儿童少年由于营养充足,体格发育和性发育明显早熟,加之开放型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在性意识觉醒、独立性及个性特征等方面,与过去相比大不相同。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客观上要求年轻人推迟合法婚姻的缔结,推迟作父母亲的年龄,使其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及为个人的将来发展打基础上来。这就意味着年轻人的社会成熟性和经济自立年龄后移,从而加大了他们生理上可以有性生活的年龄与社会化要求允许他们有性生活的年龄两者问的时间差距,形成很大的矛盾。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虽然学生可以学到各科知识,但他们却很少得到怎样生存、如何做人的知识,正是这些知识往往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开展青春期教育是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项教育内容。青春期教育不仅提供给中学生认识自身变化的知识,以及正确对待这种变化的心理准备,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其它课程的接受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并影响到其未来恋爱、婚姻和幸福家庭的组成。因此可以说青春期教育是青少年了解和把握自己、获得完整的教育的需要,是使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青春...

    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丽珍
    1996, 20(2):  70-73. 
    摘要 ( )   PDF (23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运用logisitic回归模型,从医疗服务利用与否和医疗服务利用程度二个层面分析了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即存在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着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医疗制度和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基本因素。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保证老年人能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经营管理体制研究
    陈朝先
    1996, 20(2):  74-76. 
    摘要 ( )   PDF (1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1 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经营管理体制的现状 据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人身保险部的统计,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西藏也已起步),其中独生子女保险的承保已达1500多万人,收取储金7亿多元;计划生育平安保险承保80多万人,收取储金1000多万元;计划生育养老金保险的承保人数过百万人,收取储金达3亿多元。我国经济较富裕的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都是计划生育保险大户。江苏省自1989年大面积推广计划生育保险以来,共承保180多万人,约占全国承保总人数的1/10,储金占全国的1/7。独生子女教育婚嫁金保险已成为江苏人身保险业务中的一个主办险种,共承保60多万人。该省农村双女户结扎夫妇养老保险的承保率也高达75%。浙江省计划生育保险于199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现投保人数超过100万,储金加保险费收入共达1亿元以上。北京的优势险种是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即独生子女两全保险),现已承保53万多人,占全市独生子女总数的52%以上。上海市的计划生育保险一直稳步发展,目前总共承保75万多人。受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人保公司计划生育保险迅速发展的影响,中西部地区该项业务也开始...
    后进转化过程中的高指标负效应分析
    陈华山
    1996, 20(2):  77-78. 
    摘要 ( )   PDF (1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高指标负效应是指未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凭借主观意愿所制定的超过事物发展水平的指标而出现的与预期目的相反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后进地区转化过程中尤为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实行高指标管理,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和计划生育质量与党政领导政绩联系起来以后,高指标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产生的负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成为实施人口计划战略目标或计划生育质量再提高的一大障碍。本文在于通过分析高指标所产生的负效应,探讨消除负效应的办法。 1 高指标负效应的综合症候群 后进地区在转化过程中,引导不当,极容易产生新的矛盾。高指标负效应就是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后进地区在转化过程中的高指标负效应有
    基层服务站宣教功能弱化的几点思考
    尹凤鸣
    1996, 20(2):  79-80. 
    摘要 ( )   PDF (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随着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宣传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计生宣教工作在某些方面仍较为薄弱,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基层服务站宣教功能弱化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仅就宣教方面问题进行一些浅析,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 宣教功能弱的原因 服务站是做好计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贯彻三为主工作方针中,具体承担着宣教、技术服务、药具管理和干部培训四大任务,而宣传教育又是服务站的首要功能。但在检查中,发现不少服务站宣教功能弱化比较明显,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宣教机构设置不合理 站内没设宣传科或宣教工作委站不分,实际上由委宣传科代替了服务站的宣教工作。因此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