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4年 第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4-01-29
    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个人生育决策的经济机制
    李建民
    1994, 18(1):  2-6. 
    摘要 ( )   PDF (10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主要的任务。这一发展趋势将会给我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人口问题也不例外。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我国人口控制政策执行的现行基础和条件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微观水平上,决定和影响人们生育决策与生育行为的因素将会出现多元化、公开化的趋势和个人决策自由度扩大的倾向,我国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现在已经感觉到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居民个人生育决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将集中分析和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个人生育决策的经济机制问题。1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个人生育决策
    加速城乡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李建中
    1994, 18(1):  7-13. 
    摘要 ( )   PDF (26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三产业的崛起和兴旺发达,是全球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第三产业发达与否的重要尺度,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整个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因为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将相对地和绝对地增加。西方学者在评论美国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时曾经写道:“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的简史”。展望未来,我国就业结构的转换也会出现这一历史性的转折。基于如上认识,本文以浙江城乡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基本趋势为背景,探讨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双重目标下,城乡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和基本渠道,进而提出缩小产业结构与
    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
    丁金宏
    1994, 18(1):  14-21. 
    摘要 ( )   PDF (12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首次登记了1985~1990年间的迁移人口,并记录了迁移发生的9种原因: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其他,从而为深入分析全国范围内不同原因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特征提供了空前详实的资料。笔者除了依据“四普”10%抽样资料外,更重要的是在北京大学人口所的帮助下,对“四普”l%抽样记录进行了直接交叉汇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文的省际迁移原因别流场系列图,以为同好者玉正。1省际迁移的总体流场特征图1清楚地反映了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的三类典型流场形态1.1以四川省为源地的辐散流场。四川省是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迁出源地,在我国其它28个省(
    排除认识障碍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孟立联同志商榷
    余立新
    1994, 18(1):  22-25. 
    摘要 ( )   PDF (23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贵刊忠实读者,我高兴地看到了辜胜阻教授与孟立联同志关于我国城镇化问题的争鸣文章(以下简称“辜文”、“孟文”)。深为两位探求我国城镇化规律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同时,尤其是读了“孟文”以后,更觉“辜文”中“排除推进中国城镇化的认识障碍,唤起在城镇化问题上的思想解放”的重要和艰巨,故作此文,与孟立联同志商榷:1对我国城镇化滞后性的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的产业转移和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市民的空间迁移。工业化或迟或早必定要伴随或导向城镇化,工业文明使城市主宰了整个世界,已为世界发展史所证实。如表1,1990年我国城镇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仅为26.4%,而
    中国80年代的早婚早育状况及其对人口控制的影响
    于学军,王志春,杨恂
    1994, 18(1):  26-30. 
    摘要 ( )   PDF (24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们对早婚早育问题的关心归根到底是出于对我国人口数量控制问题的关心,但是,由于早婚早育问题从现象看并不是数量问题,而是个时间性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并不象计划外生育、多胎生育等问题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今天,许多人仍旧以“反正都是生一个,早生晚生都一样”为借口,对早婚早育问题漠不关心。其实,生育的时间性和生育的数量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人口控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人们之所以对这个问题产生模糊的认识,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因为学术界过去对早婚早育问题研究不够。近年来,随着人口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早婚早育对人口控制的影响,但多数研究仍局限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生活质量与民族人口发展战略
    陈再华
    1994, 18(1):  31-37. 
    摘要 ( )   PDF (25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口的生活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人口的出生、死亡情况,影响到人们生育意愿的强弱以及生育需求的高低。控制人口方面的工作成果能否巩固并取得新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状况和发展战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汉族。1953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3532万人,到1990年增至9120万人,37年之间增长了近二倍,近年来表现出愈来愈猛的发展趋势。揭示提高人口生活质量与控制人口数量的内在机制,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生活质量与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情况,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控制工作,乃至民族繁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人口生活质量与人口发展的关系追求高质量的物
    1982──1990年中国各少数民族非出生增加人口的定量分析
    金阳荪,苏俐,梅长华
    1994, 18(1):  38-44. 
    摘要 ( )   PDF (25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问题的提出中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边远地区,近10年,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开放省区在经济文化教育上的差距显然呈扩大趋势,与此同步,1982年到1990年两次普查间隔的8年中,少数民族人口却增加了2400万,占1982年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1/3以上,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见,这不能不引起严重关切,为了探讨其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本文对1982年到1990年中国56个民族的出生增长,以更改民族成分为主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间的人口转移形成的少数民族人口非出生增加作了定量研究,推算分析了非出生人口的数量,民族分布,年龄构成和主要涉及的省区,以期在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上,对少数民族非出生增长现象及随之产生的超额出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国际研讨会”
    李希如
    1994, 18(1):  44-44. 
    摘要 ( )   PDF (2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继续扩大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的国际影响,加强中外人口学界的学术交流,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教委于1993年10月3日至15日在昆明组织召开了“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及国内的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的近30位人口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张塞为大会开幕作了书面致辞,云南省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省政府副主席赵适光、联合国统计司副司长游允中及联合国人口基金驻京代表处项目官员B.Maas女士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大会闭幕时,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司长孙怀阳做了总结发言。会议期间代表们就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教育、家庭与婚姻、生育、死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控制
    朱国宏
    1994, 18(1):  45-49. 
    摘要 ( )   PDF (8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意味着我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将引发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变革和发展。对于我国的人口控制来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所带来的挑战是双重的:一方面,我国人口控制尚未取得完全的成功,多胎生育在许多地区还严重地存在着,需要完善人口控制运行机制,以消弭多胎生育的基础,从而保证人口控制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革,将影响到人口控制的进一步施行,也将影响到多胎生育基础的消弭。因此,有必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控制问题进行探讨。1我国的经济改革与人口控制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对人口控制的影响,实际上就
    市场经济与婚育意愿
    于淑清,宋健,林袆,齐明珠
    1994, 18(1):  50-56. 
    摘要 ( )   PDF (26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前言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和妇女生育率都已降到较低水平,这主要应归功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就。但是,生育模式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即生育率持续地在低水平上稳定,却不是由简单的行政或经济措施就能做到的,而必须以妇女婚育观念现代化为前提。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在新旧交替转换的异常活跃时期,巨大的社会变化将对妇女的婚育意愿产生怎样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实行会不会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不利的方面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仅可以了解现行生育政策被群众接受的程度,了解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开展的群众思想基础,而且可以了解妇女今后生育行为的动因所在。为此,我们在
    中国人口、妇女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讨会在津召开
    1994, 18(1):  56-56. 
    摘要 ( )   PDF (2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刊讯]中国人口、妇女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讨会于1993年11月29日~12月2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1994年9月将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ICP)做准备。来自人口学、计划生育、妇女学、医学和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计生委和中国计生协的关注和支持。国家计生委外事司副司长、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中国筹备组秘书长杜祥金同志和中国计生协副会长邱淑华同志到会,并对本次会议给予了很高评价。大会就我国人口与发展政策及妇女地位、计划生育和实施对妇女的影响,新时期我国人口、妇女与发展的新问题及对策,对我国人口、妇女发展的政策及实施的建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发展状况分析
    何堤,蒋志学,刘贵平,王黎,金长江,窦长伍,王文惠,李涛
    1994, 18(1):  57-62. 
    摘要 ( )   PDF (23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84年10月被正式批准兴建起,本着“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的原则,到1992年底在1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内基本建成了工业区、生活区、行政区和商贸、旅游服务区等功能小区,开发区内现有常住人口4.8万、暂住人口3.5万、通勤职工1万,以及每天来开发区停留3天以内的流动(旅游)人口淡季l万、平季3万、旺季7万。分析开发区人口发展状况,不仅可以看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人口特点,而且还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见人口未来发展状况,及早制定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控制措施,促进开发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l总人口规模增长大连开发区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其总人口
    市场经济·计划生育·社会沟通
    熊国磉
    1994, 18(1):  63-64. 
    摘要 ( )   PDF (6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个框架将进入一个脱胎换骨的新时期。人口问题与经济问题密不可分,在国家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关头,我国现存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能否与整个市场运行机制顺利接轨,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有效开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逐步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并行不悖,集宏观的国家政策干预、中观的社区服务和微观的家庭调节于一体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模式,就不能不重视贯穿于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最活跃的因素──社会沟通。1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对社会沟通的呼唤沟通,原指开挖沟渠使两水相通,后泛指使彼此相通。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又泛指使信息相通。社会沟通则是指处
    书讯
    1994, 18(1):  66-66. 
    摘要 ( )   PDF (5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农村人口与发展新格局》由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集体编著的《中国农村人口与发展新格局》一书,已由中国人口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在我国典型农村地区组织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研究报告。它揭示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与规律,被选中的调查点既含已经富裕起来的苏南地区、亦有以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的北方乡村、还有正在摆脱贫困中的华中山区,它们虽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层次,但在长期控制人口的过程中,已孕育起一种新的婚育文化,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的进步,提供了日益改善的人口环境。本书向从事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的研究人员,及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