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9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9-05-28
    论文
    对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王国强
    1999, 23(3):  1-6. 
    摘要 ( )   PDF (4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作者认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理论依据应该在“两种生产”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为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指导,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更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作用;新时期我国的人口政策应从“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充实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调节人口分布,开发人力资源”。控制、提高、改善、调节、开发是互为关系、互为结合、互为促进的,但并不是并列的,控制人口数量仍是我国人口政策的立足点和基础;作者还根据新时期计划生育的内涵和外延的发展和变化,提出了计划生育的完整定义。
    关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和普查表的若干建议
    石人炳
    1999, 23(3):  7-10.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即将于2000年举行的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在普查标准时间,普查登记方法、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及项目数量等较“四普”都有较大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增强了普查的实用性。但新的普查方法和普查表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长表项目设置过多,部分项目设置意义不大,少数项目和选项内容不严密等。
    当前人口研究中存在问题的一点思考
    陈赛权
    1999, 23(3):  11-13. 
    摘要 ( )   PDF (2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先提出在目前的人口研究中存在着分析。定量和实证研究相对较多,而综合、定性和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偏少的三条原因:其次,提出把中国人口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问时对人口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分解研究
    郭志刚
    1999, 23(3):  14-19. 
    摘要 ( )   PDF (3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北京市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北京市家庭户规模进行了不同婚姻状况人口的分解分析。通过将婚姻与家庭联系起来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婚姻与婚姻之间的关系。这种新的尝试对婚姻和家庭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大规模常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一资料的深入开发也具有启发意义。分析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并就一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解释作为深入研究的待定假说。
    我国结婚时间的分布研究:以北京为案例
    陈功
    1999, 23(3):  20-24.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北京市为案例,考察结婚时间的分布和变动。分析表明结婚时间的比例分布具有明显的统计规律,人们在结婚时间的月份上有极强的选择性。多年以来,结婚时间选在1月份、5月份和10月份的比例都很大,而7月份是一年中结婚时间分布的低谷。市、镇、县的结婚分布有一些差别,市和县的分布相差较大,镇基本上处于一种过渡状态。结婚时间的选择与气候和节日有很大关系。从多年变动的趋势看,主要与气候有关,建国以来,节日的作用日渐突出。这些与美国明显的结婚季节模式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立法的讨论
    乔晓春
    1999, 23(3):  25-37. 
    摘要 ( )   PDF (9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老年人的居住区规划对策思考
    张军民
    1999, 23(3):  38-40. 
    摘要 ( )   PDF (1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满足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建配置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其核心是社会与渐趋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如何使老年人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老年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表1)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不论何种养老模式均要求有较方便的医疗保障设施为其服务,对千名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的需求调查也表明了这点(表2)。社会养老要求有老年公寓,护理中心设施为支撑;社会家庭共养模式要求有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为依托。而老年人具有更多闲暇时间的社会特征,使他们除了满足物质生活以外,极其需要更丰富的文化与精神方面的生活内涵,就要求社会提供健身、娱乐、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与转变的条件
    刘庚长
    1999, 23(3):  41-42. 
    摘要 ( )   PDF (1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存在基础(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1,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目前主要来自子女供养。中国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经济落后。1995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578元,城镇居民为3893元相差悬殊极大。因而,在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养老金制度的条件还不具备,老年农民在生活上还无法脱离子女的直接供养,特别是在他们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在农村虽然有部分农村老年人得到过社区(集体)的经济帮助,但其作用微乎其微。2.农村生产方式对农村家庭养老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农村占主要地位的仍是农业经济,而且很多还带有手工劳动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这就决定了农民进入老年后的经济
    国外移民模式
    周皓
    1999, 23(3):  43-48. 
    摘要 ( )   PDF (6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对“迁移”这一概念仍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国内多数学者对它的定义是:跨越一定行政界限,并在目的地居住超过一定时间界限的行为。由于本章主要是对国外的移民模式进行分析,因此根据孟格莱姆(Mangalam)的定义,“迁移”是“一个人口群体,即移民群体,在经过反复思考,并根据一系列的价值判断作出改变居住地的决定后,从一个行政区域向另一个行政区域进行相对永久的移动,而且这种移动导致了移民人群中相互关系的改变。”(Mangalam,1968)这里所讨论的迁移包括了六个要素:迁移人群、时间、迁出地、迁入地、迁移决策过程以及迁移后果。正是根据这些要素,形成了迁移的许多分类标准:按时间划分,可
    关于取消“农转非”制度的初步思考
    万川
    1999, 23(3):  49-53. 
    摘要 ( )   PDF (20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有关“农转非”的几个基本概念农业人口,指的是依靠从事农业(含林、牧、渔业)生产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包括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以及由他们扶养的人口。1非农业人口,指的是依靠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业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在人口学上,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根本标志是劳动者从事工作的性质。农业人口不等同于农村人口。农村人口是个地域概念,农业人口是个经济概念。农村人口中,既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又有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农业人口与农业户口也有区别。农业人口的确定依据是劳动者从事工作的性质,而农业户口的确定依据是商品粮的供应渠道。比如,粮农与菜农都是农业人口,但粮农的口粮自给,是农业户口;而菜农由国家定量供
    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模式
    黄小燕,陈卫
    1999, 23(3):  54-59. 
    摘要 ( )   PDF (3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世纪之交的关注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1999年,世纪之交,千年之交,这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因为1999年标志人类进入长寿时代和人类社会进入全面老龄化的时代(邬沧萍,1999)。人类在对人口激增的战斗中尚未取得胜利,另一场风暴却正在来临。尽管人类对老龄化的关注出现在一个世纪前,但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受到老龄化的冲击。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20世纪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已成为一种引起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变化的重大的全球性趋势。对老龄化最早的关注出现在19世纪末的法国。早在1800年,法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就超过了5%,到1900年时逐渐增加到了8%(UnitedNations
    依托社区 开创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对北京市依托社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肖燕军,温沁山,李宝谊,张汩
    1999, 23(3):  60-65. 
    摘要 ( )   PDF (4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连续多年全面完成人口控制指标和工作任务,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计划生育率不断提高,妇女总和生育率达到1.3左右的极低值,四个城区已连续四年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全市已实现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为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但是,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生育工作又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随着人口低增长的出现,原有以控制人口生育数量为核心的计划生育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已很
    我国的计划生育人权状况
    李翰章,周炎生
    1999, 23(3):  66-72. 
    摘要 ( )   PDF (7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权问题是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前我们进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转折关头,对我国的计划生育人权状况进行一番认真地回顾、总结,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本文试图从我国政府保护计划生育人权的原则立场、主要做法、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谈一谈我国计划生育人权的基本状况。1我国政府关于计划生育人权的原则立场我国政府从本国的历史和国情出发,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对计划生育人权问题形成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立场。主要是:1.1推行计划生育是保护人权的需要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人权状况是密切相关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允许个人不负责任地生
    顾此不能失彼──论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的利弊及对策
    余言
    1999, 23(3):  73-75. 
    摘要 ( )   PDF (6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是我国当前计划生育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一票否决即是对单位和个人工作情况综合评估的最终裁决。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单位,其他工作做得都好,计划生育工作没搞好,你的工作就不能算搞好。一个人不论你怎样出色,如果超计划生育,晋级、评先进都将受到影响。计划生育事业在此项措施推动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分析探讨。1计生“一票否决权”产生的历史背景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始于80年代后期。当时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素质低,人们的生育观念仍很陈旧。人口形势依然很严峻。为了唤起全国人民特别是各级党政领
    利用《人口文摘》 深入人口研究
    郭维明
    1999, 23(3):  76-76.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口文摘》是由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1985年创办、1993年公开发行的检索期刊。其宗旨是力求全面、系统报道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各类型文献,重点报道期刊论文。提供尽可能方便的检索方式,使读者准确掌握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科研的实际状况,促进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主要内容有人口、计划生育以及与人口、计划生育有关的学科;研究和方法;社会与行为;婚姻与家庭;经济;文化、情报、传播和教育;生物科学、医药和卫生。该刊主要收录国内人口与计划生育正式出版物中的科研论文,将其编写成文摘,分类编排,并附有作者索引、主题索引和引用刊物一览表,便于读者及时全面地掌握和积累信息,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多
    试论人口控制中的政府行为的规范原则和评价标准──评李新建《中国人口控制中的政府行为》一书
    李竞能
    1999, 23(3):  77-79. 
    摘要 ( )   PDF (2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控制人口增长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至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这样。在人口控制中政府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行为的优劣,它的性质、原则、内容、运行机制,以及它的效益、它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决定着人口控制政策的效益以至成败。这已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历史经验中得到验证,但还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李新建教授的新著《中国人口控制中的政府行为》一书,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这是一本适应上述客观的迫切需要而写的一本富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力作。这本书以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为背景,主要从人口政治学和人口经济学的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阐明了人口控制和政府行为的关系,目的在于使人们明确认识
    读《中国农村生育行为研究》有感
    穆光宗
    1999, 23(3):  79-79. 
    摘要 ( )   PDF (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之80年代,人口新著的出版近年来是更多了,可谓成绩斐然。近日,又有缘拜读了王胜今、景跃军等几位人口学者合著的《中国农村生育行为研究》一书(长春出版社,1999年1月),不禁生发出些许感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是人口增长问题,而人口增长问题的要害又在生育问题。当然,更不用说,谁都明了:在中国这么一个以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主的国度,人口问题、生育问题常常带有浓郁的农耕文明的色彩。这正是中国人口问题的最大特点。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中国农村生育行为研究》一书的选题是多么富有挑战性、又多么富有吸引力!挑战性体现在生育行为是最为复杂的生物性行为和社会性行为之一,要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确非易事。因
    联合国1998年世界人口预测
    周国伟
    1999, 23(3):  80-80. 
    摘要 ( )   PDF (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联合国人口司每两年修订一次世界人口的估计(从1950年到现在)与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1998年最新预测的结果显示,1998年年中,世界人口为59亿,1999年将达到60亿。1995—2000年间,世界人口以年均1.33%的速度增长,年增人口7800万。基于对未来生育率的不同假定,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总数将介于73亿(低方案)到107亿(高方案)之间。根据最有可能的中方案预测,2050年的世界人口将达89亿。1998年年中世界人口59.01亿中,有47.19亿(80%)生活在发展中地区,11.82(20%)生活在发达地区。亚洲人口35.8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过去两年中,非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