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0年 第2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0-11-29
    论文
    “后人口转变论”质疑——兼与于学军、李建民博士商榷
    李建新
    2000, 24(6):  1-7.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就于学军、李建民博士的“后人口转变论”提出了质疑;对“后人口转变论”一文进行了较详细的解剖和评论。现阶段中国人口是否进入了“后时代”,“后人口转变论”是否形成了对传统人口转变论的突破和超越,是否建构起了新的人口理论,本文对此作了回答。
    对我国育龄妇女生育健康状况的分析——个体指标的应用实例
    郑真真
    2000, 24(6):  8-21. 
    摘要 ( )   PDF (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应用作者提出的育龄妇女生育健康个体指标,从人口、社会、经济几个方面对我国育龄妇女生育健康状况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健康状况及存在主要问题与妇女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及社区环境密切相关。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改善我国育龄妇女生育健康状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百年经验与教训(三) 人口理论在中国人口实践中的历史地位
    本刊编辑部
    2000, 24(6):  22-30. 
    摘要 ( )   PDF (1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技术新发展将为21世纪中国解决老龄问题开辟广阔前景——兼论老年学理论需要创新
    赵宝华
    2000, 24(6):  31-35. 
    摘要 ( )   PDF (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以及对人口老龄化及老龄问题的解决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并为人类解决老龄问题开辟广阔前景。本文重点讨论了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幅度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和延长健康期,以及有效提高社会对老年人经济供养能力的若干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完全可以通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创造丰厚的社会财富,为解决老年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奠定足够的物质基础。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吴秋风
    2000, 24(6):  36-37. 
    摘要 ( )   PDF (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新技术产业以其覆盖面广、适用性强、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在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根据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目录》,高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等和其它(环境保护产品和地球空间及海洋产品) 8个领域。其二,是指用高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表面上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似乎是两个不相关的话题。其实,恰恰相反,二者内在的联系十分紧密。首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积累丰厚的社会财富。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专家评审正式挂牌
    雅玲
    2000, 24(6):  37-37. 
    摘要 ( )   PDF (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2000年初完成了申报及整改工作,向教育部申请作为国家教育部设立的百所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在经过专家组成员及教育部领导严格评审后,于2000年9月正式得到批准并挂牌。此次评选人口学研究领域只设一个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独摘桂冠。重点基地设立后,国家教育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资助。该基地为开放式研究平台,每年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科研项目的承担者,并以基地的专(兼)职研究人员身份进行研究,基地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经费、优越的环境。
    中国育龄妇女自杀死亡分析
    杨俊峰,安琳,王绍贤
    2000, 24(6):  38-45.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有关资料分析发现,自杀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之一。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在青年组有一高峰,这一高峰现象在农村地区比较明显。与多数国家的研究结果相反,我国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在青年组自杀死亡率的性别差异较大。在报告自杀死亡率的44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农村育龄妇女的自杀死亡率是最高的,城市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我国不同地区育龄妇女的自杀死亡率也有较大差别,农村高于城市。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相比,自杀死亡率要远高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死亡率。近十年(1987~1996年 )来,我国各地区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老龄化的中国——首界全国中青年学者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
    2000, 24(6):  45-45. 
    摘要 ( )   PDF (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论文集以2000年《人口研究》增刊形式出版,收集了参加会议的所有论文和会议的主题报告以及专题和讨论综述。论文集共60万字,定价人民币50 .00元。欲购者请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资料室王丹瑕老师联系“老龄化的中国——首界全国中青年学者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
    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
    高燕秋
    2000, 24(6):  46-50. 
    摘要 ( )   PDF (1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中有关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妇女对于性生活、避孕、爱滋病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已有的知识来源主要来自亲友、同事和传媒;相关机构在为妇女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还应加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调查还显示了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城乡差异,表明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还很重。
    三峡农村移民生产劳动的适应性
    雷洪,孙龙
    2000, 24(6):  51-57. 
    摘要 ( )   PDF (1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 问题的提出 在三峡移民的迁移过程中,移民生产劳动条件、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从而引起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劳动收入和劳动人际关系的相应变化,即劳动环境发生了变化。所谓劳动适应就是指劳动者通过社会化,调整劳动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使之适合于新劳动环境的过程。移民通过一定途径完成对搬迁后的劳动环境的适应,是其得以融入安置地区社会生活和社区结构的重要基础,也是其致富奔小康的基本保证。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峡移民生产劳动适应状况的考察,是探索三峡移民迁移安置工作规律、深化水库移民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论中国户籍制度改革
    殷淑燕
    2000, 24(6):  58-61. 
    摘要 ( )   PDF (1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病入手,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理由和方向,并提出了以人口登记制度代替户籍管理制度的一种改革方案。是对我国人口管理方法改革的一种理论尝试。
    旅游人口研究初探——兼谈人口分析在旅游市场中的重要性
    胡平
    2000, 24(6):  62-65. 
    摘要 ( )   PDF (1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的供给和旅游市场的需求两个方面,然而一段时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忽视对旅游市场需求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人口分析的视角来探讨对旅游业市场需求的认识,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旅游业的纵深发展,旅游人口需求的研究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
    邓小平人口思想研究综述
    郭维明
    2000, 24(6):  66-69. 
    摘要 ( )   PDF (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人口学界对邓小平人口思想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期,至今已有10余载。其间,历经邓小平晚年、邓小平逝世、《邓小平人口思想学习纲要》编写及出版等重要阶段。检索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文献库”并查阅《中国人口报》和《邓小平人口思想学习研究文集》后发现,1 0余年来,公开发表论及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文章有73篇。其中,邓小平在世时有7篇;邓小平逝世的1997年有8篇;1998年邓小平逝世1周年前后有50篇;1999年《邓小平人口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后至今有8篇。不同时期对邓小平人口思想的研究有不同的角度、深度和特点。
    认真落实有关独生子女的奖励优惠规定——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20周年
    陈星桥
    2000, 24(6):  70-73. 
    摘要 ( )   PDF (1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 湖北省独生子女政策的发展1978年10月26日中央 [1 978] 69号文件 (即 :中共中央批转《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的通知 )中,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生育政策 :“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生育间隔三年以上。” 1980年9月2 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公开信》的开头明确提出 :“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值得关注的家庭生育现代化
    刘兴达
    2000, 24(6):  74-75. 
    摘要 ( )   PDF (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步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行列,低生育水平的实现使我国现代化的道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在人口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与问题 :(1 )低生育水平在缺乏现代化基础的情况下主要靠计划生育的强制力量与诱导力量实现;(2 )出生性别比失调趋于上升,性别偏好明显;(3)现代生育文化与传统生育文化共存,群众的生育观念未全部转变,早婚早育、渴望生二胎心理较为普遍;(4)计生工作发展不平衡,生育率地区差异大;(5)政策性二胎生育对象逐年增多;(6)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搞好产业开发 促进事业发展——对湖南省安化县计生产业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吴正辉
    2000, 24(6):  76-77. 
    摘要 ( )   PDF (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贫困山区能否与富裕地区一样,尽快摆脱计生工作的被动局面,实现事业带动产业,产业促进事业的发展?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安化的实践表明:坚持“以人为本 ,优质服务”,走“科—技—产”一体化的道路,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育”服务形成规模。随着人口形势的缓和,“四大手术”数量明显减少,1 990年全县共做节育手术20558例,1999年减少到8248例,仅为1990年的40 .1 2 % ,有绝大多数乡镇计生技术服务所的业务量已出现“吃不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