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6年 第1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6-03-29
    论文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口理论发展的科学成果
    许涤新
    1986, 10(2):  1-3. 
    摘要 ( )   PDF (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基本内容的人口政策,获得了成功,从而引起世界各国注目。控制人口增长的实践,迫切需要从科学上加以总结和概括,并升华为人口理论。不仅如此,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开展人口科学研究活动,造就大批
    关于人口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吴忠观
    1986, 10(2):  2-6. 
    摘要 ( )   PDF (10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人口发展战略包括人口数量发展战略、人口素质发展战略和人口构成发展战略,是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战略组成的一个整体。它不等于我们过去所说的人口发展计划,它比人口发展计划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泛。人口发展战略是人口发展计划的纲领和核心,是关于人口发展全局的决策,它对一个
    中国第一期深入的生育力调查初步报告
    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
    1986, 10(2):  7-10. 
    摘要 ( )   PDF (23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一、调查概况 为深入了解我国生育力水平和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化及原因,并学习世界生育力调查的经验,提高我国在生育力和人口学其它方面的调查研究能力,为国家制订和完善人口政策提供更为丰富的科学资料,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于1985年4月在河北省、陕西省和上海市进行了第一期深入的生育力抽样调查。
    我国城乡人口的状况
    白建华
    1986, 10(2):  11-14. 
    摘要 ( )   PDF (22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城乡人口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城镇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由1953年的13.26%,上升为20.6%。说明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工业化的程度还是很低的,工业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国市、镇建制规定
    研究人口应该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
    胡焕庸
    1986, 10(2):  15-15. 
    摘要 ( )   PDF (2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人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因此,研究人口就决不可忘记地理环境对于人口可能发生的影响。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各地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约占全国面积26%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居民生活主要以牧畜为主。在内蒙与新疆境内,年降水量低于100毫米的沙漠与戈壁占有很大面积,没有其他水源用来灌溉是难以发展农业的。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展望
    潘纪一,郭申阳
    1986, 10(2):  16-20. 
    摘要 ( )   PDF (24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必然出现的趋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以及人口地理分布等一系列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9%、农业劳动力占74%
    从生产力诸因素的变化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
    谢诚,石祥云
    1986, 10(2):  21-25. 
    摘要 ( )   PDF (24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只是根据益阳地区的实际情况,试图从农村生产力诸因素的变化,探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
    加快上海郊区城镇化发展之我见
    王桂新
    1986, 10(2):  26-30. 
    摘要 ( )   PDF (10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郊区的城镇化,为我国学术界所瞩目。特别是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各自从本身学科角度出发,对上海郊区城镇化问题认真开展研究,并就如何加快上海郊区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纵观以往研究,从上海城乡人口的扩散集聚变动方面来探讨上海郊区

    试论计划生育心理学的研究
    陈家麟
    1986, 10(2):  31-34. 
    摘要 ( )   PDF (7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作为人口学分支之一的计划生育学已经形成为一个拥有许多分支的科学群,计划生育心理学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应当承认,由于国内外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草创阶段,故研究成果和著述较为鲜见。1980年春在教育部召开的高校人口学研究规划会议上,与会者曾呼吁对人口学的各分支学科开展研究。为此,作者不揣孤陋,谨就个人所接触的资料和个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引起讨论。
    也谈评价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的合适指标——与艾群同志商榷
    刘歆
    1986, 10(2):  35-36. 
    摘要 ( )   PDF (8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艾群同志在《什么是评价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的合适指标》(载《人口与经济》1984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计划生育率是评价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的合适指标”,并认为“如果根据计划生育率的高低比较不同地区或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成绩,则能够看出它们工
    纵向服务和横向服务相结会,促进计划生育
    安源,育祥
    1986, 10(2):  36-38. 
    摘要 ( )   PDF (13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四川省巴中县石城乡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以乡、村计划生育服务站、室为主,配合各有关单位,把纵向服务与横向服务结合起来,为育龄妇女解决生产、生活、学习、婚姻、娱乐、避孕节育等一系列问题,使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小,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既控制了人口增长,又密切了党群关系。
    认真贯彻中央七号文件,推广综合节育措施
    赖柏林
    1986, 10(2):  38-40. 
    摘要 ( )   PDF (11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湖南省益阳地区至1985年10月底有已婚育龄妇女596,614人,已落实节育措施541,535人,节育率为90.67%。其中男扎占7.47%,女扎占52.43%,上环占28.42%,药具避孕占综合节育措施的10.73%(比1983年底提高4.73%)。据抽样调查,药具避孕有效率为98%。益阳地区推广综合节育措施的主要做法和效果是: 一、实事求是,因人制宜,推广综合节
    工作寿命和工作寿命表
    沈秋骅
    1986, 10(2):  41-47. 
    摘要 ( )   PDF (24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一、工作寿命 人们一生从事劳动的年数长短不一。如果开始参加劳动的年龄较早,退出劳动的年龄又较迟,则一生工作的年数便较长。如果开始参加劳动的年龄较迟,退出劳动的年龄又较早,则一生工作的年数就较短。一个人一生从事劳动的年数也就是工作寿命。工作寿命的长短同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就业状况、文化教育普及程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等方面
    关于确定我国1981年年中按龄人口数的方法
    陈跃进,于清文,刘建国
    1986, 10(2):  46-50. 
    摘要 ( )   PDF (23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利用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确定1981年年中按龄人口数的自修正迭代算法,是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方法。本文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进而提出一个简便易行的稳定算法。 一、问题的提出 取得基年按年龄分性别的人口数据,是进行人口预测十分重要的基础之一。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得到的资料是:1981年度的死亡和生育资料,以及1982年年中按年龄分性别的人口
    老龄人口婚居状况初探
    林皓,洪援朝
    1986, 10(2):  51-53. 
    摘要 ( )   PDF (22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随着我国人口类型的逐步转变,老龄人口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成为多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的重要课题。老年人的婚居状况是老龄人口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1983年进行的全省千分之一户“婚姻与家庭调查”为依据,对这个问题做些粗浅的探讨。
    生育模式与人口预测
    舒畅
    1986, 10(2):  54-57. 
    摘要 ( )   PDF (23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就生育因素而言,不难得到预测年份的出生人数与生育率的关系: B=P_f(15—49)·?(15—49)P_f(15—49)为预测年份15—49岁妇女人数(用年龄移算得出);?(15—49)为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考虑到年龄别生育率及妇女的年龄构成,进而得到预测公式:
    一九八一年我国已婚妇女生育率的几个问题
    徐莉
    1986, 10(2):  57-60. 
    摘要 ( )   PDF (23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一、已婚生育率指标及其分析意义 目前,我们考察妇女的生育率水乎及其变动情况,通常采用的是按育龄妇女口径计算的一套生育率指标,即育龄妇女生育率。实际上,生育率指标还可以按照已婚育龄妇女的口径计算出一套已婚生育率指标。其中,已婚妇女年龄别生育率(ASMFR)是最基本的指标。已婚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累计生育率和终身生育率都是在ASMFR的基础上推算出来的。ASMFR
    劳动就业的“八少”与“八多”
    1986, 10(2):  61-61. 
    摘要 ( )   PDF (2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经济与管理研究》1985年第4期,刊载张秀玉的题为《试论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一文。文章说,技术革命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之在劳动就业方面便出现了“八少”与“八多”的趋势。 1、在部门之间,某一产业部门就业减少,为该部门提供过去劳动的部门就业增多。当某一部门由于技术进步引起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该部门活劳
    关于婚龄的不同看法
    1986, 10(2):  61-62. 
    摘要 ( )   PDF (3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经济·社会》1985年第3期刊载沈斌华、张象明的《也论婚龄》一文,对陈平的《论婚龄》(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提出不同看法。 1、陈平说,一个人的自然婚龄,是由生理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素养制约的。此说混淆了自然
    恩格斯对“优化人种”问题的探索
    1986, 10(2):  62-62. 
    摘要 ( )   PDF (1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河北学刊》1985年第5期,刊登了王声多的 《恩格斯对“优化人种”问题的探索过程》一文。 文章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批判 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指出: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口本质是社会性,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变 革社会制度。恩格斯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社会性 上,这在当时是正确的。但对人的本性的另一面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