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3-29
    论文
    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
    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
    2014, 38(2):  3-17. 
    摘要 ( )   PDF (7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妇女生育水平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并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引发了对生育政策调整的热烈讨论。文章利用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等人口数据,推算2012年我国独生子女的规模,并从独生子女的角度估算2012 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目标人群,进而测算年度出生人口规模的变动。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新符合政策条件的目标人群规模较大,且妇女生育二胎的意愿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在政策变动后急剧增加,出生人口峰值达到4995 万,妇女时期生育水平峰值达到4. 5 左右。但是,立即全面放开二胎可以明显改善我国总人口未来进入负增长的趋势,增加劳动力资源的未来供给,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出生队列效应下老年人健康指标的生长曲线及其城乡差异
    李婷,张闫龙
    2014, 38(2):  18-35. 
    摘要 ( )   PDF (8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确理解老年人重要健康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估计养老医疗负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以往基于横截面或单个出生队列数据的研究,由于无法控制出生队列效应,可能造成对趋势估计的偏差。文章利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的多重队列纵向追踪数据( CLHLS ( 1998 ~ 2011) ) ,用生长曲线模型考察老年人的自我评估健康水平,日常活动功能,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认知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这些健康指标的变化
    和群体差异均与队列效应紧密相关: ( 1) 在没有控制队列效应下,可能会对估计的年龄趋势产生偏差; ( 2) 健康指标曲线在不同队列之间有区别; ( 3) 在同一出生队列下,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 4) 这种差异在ADL 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两项指标中随着队列的不同而改变。
    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
    杨菊华,何炤华
    2014, 38(2):  36-51. 
    摘要 ( )   PDF (8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变迁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现象。在过去30 多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口、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要素共同作用于家庭结构、关系、功能和价值取向。家庭规模变小、代数变少,主要家庭模式趋于稳定,但家庭形式更为多样,家庭关系既亲密又疏离,部分家庭功能社会化,婚姻家庭观念发生改变。尽管如此,基于深厚传统的中国家庭仍有很强的抗逆力,加上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家庭形式对亲代和子代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生、养、教化功能仍多由家庭承担。不过,子女数量的持续偏少,子代社会和地域流动的久盛不衰,婚姻观念的不断变迁,都会进一步改变家庭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并给政府和家庭带来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童玉芬
    2014, 38(2):  52-60. 
    摘要 ( )   PDF (6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正在经历老龄化逐步加速的过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仅是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和比重的增大,而且意味着其它年龄组人口的相应变化,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和比重都将会随着老龄化发展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从而对社会经济发生更为深刻和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联合国人口基金最新预测结果,结合其他相应的数据,分析了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可能的影响。研究发现: 老龄化虽然将会引起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下降,但在2030 年之前下降比较缓慢,而年轻劳动力下降则非常迅速,另外,劳动力本身的老化以及农村日益加剧的老龄化程度都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需要在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提前做好必要准备。
    城镇化进程中外来居民和本地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
    温兴祥
    2014, 38(2):  61-70. 
    摘要 ( )   PDF (7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城市内部依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外来农村居民和本地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文章利用2008 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 RUMiC) 数据,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以及RIF回归分解的方法,考察造成外来农村居民和本地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数据显示两者的实际收入差距从收入分布的低端到高端逐渐扩大。随着收入的增加,由结构效应所解释的收入差异部分逐渐增大,但在收入分布的底端,却存在有利于外来居民的收入决定机制。人力资本和职业/行业的差异是解释由要素分布不同所引起的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妥善处理好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 1989~2011
    刘华军,何礼伟,杨骞
    2014, 38(2):  71-82. 
    摘要 ( )   PDF (13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1989~2011 年30 个省份的数据,以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少比两种指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 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利用GIS 绘制的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少比的分布图直观地展示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低而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的梯度分布态势。第二,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波动趋势,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我国老龄人口分布总体差距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第三,Kernel 密度估计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地区差距亦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并出现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中国老年人的健康行为与口腔健康
    郑真真,周云
    2014, 38(2):  83-91. 
    摘要 ( )   PDF (6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是老龄化社会中的重要健康问题。文章使用2011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简称CLHLS 调查) 数据,以老年人牙齿缺失数量代表口腔健康,应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中国老年群体的口腔健康与社会经济、健康行为、健康状况三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关注健康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较为严重,而失牙程度与人口特征和健康行为高度相关。对于男女两性和不同经济社会地位的老年人来说,年龄是失牙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少吃糖则是预防失牙的重要保护因素。研究结果提示,改变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在促进口腔健康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流入城镇农村人口消费行为分析——基于西安市的调查
    孙华,陈力勇
    2014, 38(2):  92-101. 
    摘要 ( )   PDF (9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入城镇农村人口是我国具有较大消费增长潜力的人口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既不同于传统农村居民,又有别于城镇居民,进而影响着城乡两地的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基于西安市的调查发现: 该群体具有收入水平低且不太稳定; 以生存型消费为主,部分人开始追求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 获取商品的信息途径单一,大部分人有网络购物经历; 以大型超市为主要购物场所,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质量和价格等特征。我们认为: 政府要重视该群体的消费潜力,引导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完善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制度。零售企业可以提供性价比高的大众商品,使用价格折扣和体验营销,在流入城镇农村人口聚居区和网络上开店,向年龄轻、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的群体推广新产品。
    农村青少年辍学打工及其原因
    刘成斌
    2014, 38(2):  102-112. 
    摘要 ( )   PDF (6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以农村青少年的长远发展为导向,探讨农村青少年辍学打工现象的存在状况及其原因。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均表明: 农村青少年辍学外出打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同时,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农村青少年辍学打工与以下因素存在因果关联: 农村社会距离、城市社会距离、个人经济观念强度及其对宏观社会形势的认知取向、父母教育观念和方式等方面。这表明除城乡差距等结构性的原因外,农村青少年的个人思维特征成为突出问题: 其辍学外出打工的选择表现出过于经济理性、偏面性和短期性的决策思维模式,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但辍学打工不应该被看作是农村青少年的个人选择问题,而应当看作社会问题,必需通过政策调节来改变。所以,基于矫正过于功利、单一的经济导向出发,应当实施梯度人口流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