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7-29
    论文
    中国高龄人口死亡率的动态演变——基于年份、城镇乡、性别的分层建模视角
    段白鸽,石磊
    2015, 39(4):  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寿风险作为公共养老金、寿险公司关注热点,其量化的基础工作是构建动态死亡率模型。动态模型在保证可获得的各年龄死亡率拟合效果的基础上,涉及年龄外推和趋势预测两个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目前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包括:第一,对超高龄死亡率的分析尚不够充分,或者说缺乏对生存分布的尾部风险特征的合理量化。第二,缺乏对死亡率的性别、人群、区域和国别差异的系统研究。文章将超高龄人口死亡率的极值建模方法和分层建模技术纳入到动态死亡率建模中,弥补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诠释近10年来我国城镇乡男性和女性高龄乃至超高龄人口死亡率的动态演变,更好地度量寿命分布的尾部风险特征,完善中国长寿风险的量化研究。
    低生育率背景下儿童的兄弟姐妹数、教育资源获得与学业成绩
    张月云,谢宇
    2015, 39(4):  1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兄弟姐妹数与其教育成就之间呈负相关。“资源稀释论”认为,兄弟姐妹增多会稀释家中每个孩子获得的教育资源,并由此抑制孩子的教育发展。在中国,相关研究都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并未观测到个体从家庭中获得教育资源的具体过程,因而无法直接验证资源稀释论。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儿童样本,归纳出儿童所获得的三类教育资源—经济投入、父母参与和家庭环境资源,发现尽管当前中国儿童的兄弟姐妹普遍较少,但获得的各项教育资源及其学业成绩依然随兄弟姐妹的增多而显著降低。不仅如此,儿童的教育资源获得还可以有效解释兄弟姐妹数对学业成绩的消极作用;并且,各类教育资源的解释力在不同学科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新变化及其思考
    石雅茗,刘爽
    2015, 39(4):  3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六普”数据,分别从全国、省级、地市以及省会城市等多个层面,阐述了出生性别比整体趋高、两极分化及在地市蔓延等特点,讨论近几年部分地区出生性别比的最新动态。同时特别针对新出现的一孩出生性别比失常,分析其在城乡、地区、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代际女性间表现出的趋同特点,认为这种起点上的生育性别选择表明中国的生育转变已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影响因素的作用强于政策因素的生育动力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并进一步从生育结果的角度分析了15-64岁妇女存活子女的性别组合分布状况,指出这一分布明显偏离正常形态且偏离程度越来越高,1990-2010年间生育性别选择使夫妇的生男比率不断增加,“男孩偏好”表现趋强。
    中国流动人口的选择:为何北上广如此受青睐?——基于个体成本收益分析
    童玉芬,王莹莹
    2015, 39(4):  4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以流动人口个体的成本收益为切入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个体成本收益对流动人口流入地选择的影响,试图回答为什么流动人口如此青睐超大城市作为迁入地。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入地的净收入对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另外,与实际收入囊中的现金收入相比,不同流入地的工资水平,即收入的预期对其选择流入地的影响更大,这说明不同地区巨大的工资收入差距是流动人口向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集聚的重要原因。流动人口个体在北上广较高的支出并没有抑制其流入,说明政府与其通过提高生活成本抑制其流入,不如通过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公共服务,从而引导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
    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经济贡献剖析:以上海为例
    张力
    2015, 39(4):  5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流动人口对当地经济的实质性贡献是配置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镇落户改革落地的重要依据。文章从水平、构成和属性等方面分析流动人口作为社会经济个体对流入城市的经济贡献。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经济贡献可分解为:其劳务收入中被扣除的税收,其消费开支中被内置的税费,其劳动关系异地转移时被截留的社会保障待遇。分析显示:从水平和构成看,流动人口的经济贡献在财富创造环节上的贡献相对较少,而在财富流通和分配环节上的贡献相对较多;流动人口对城市财政的贡献更多地建立在政府强行规定、而非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企业用工承包责任以及非自愿的个人切身权益牺牲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认为,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的贡献模式缺乏稳健和合理的存续基因。
    禀赋异质、偏好集成与农民工居住的稳定性分析
    王春蕊,杨江澜,刘家强
    2015, 39(4):  6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民工的城市居住行为是能力禀赋、家庭禀赋、环境禀赋综合集成偏好支配下的外显反映,受不同禀赋条件的制约,其居住行为表现出状态的非稳定性和方式的多样性。文章利用较大规模代表性调查数据,采用Order-Logit回归模型,对农民工居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农民工居住行为具有明显的职业—收入主导型偏好、城市住所—农村耕地约束型偏好,以及社会交往融合型偏好。技能型就业和高收入水平能明显地降低农民工两栖流动概率,家属随迁且耕地长期流转能显著增强农民工城市居住稳定性。针对当前农民工居住特点,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增强农民工定居城市能力,使其由“ ”型城乡流动向 “ ”型城市定居转变,实现市民化转型。
    新疆主要民族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基于1982-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李松,张凌云,刘洋,綦群高
    2015, 39(4):  7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Arcgis10.0软件,运用Moran’s I指数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上分析新疆主要民族分布格局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新疆主要民族的Moran’s I指数大于0,表明主要民族人口分布存在聚集和分散现象。以天山为界,维、汉民族人口在南北疆有明显的区域分异。北疆地区汉族人口集聚度较高,南疆地区维吾尔族聚居度较高。1982~2010年,新疆的汉、维、哈、蒙古族人口的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而回族人口分布格局变化明显。在多民族地区以民族间空间交流为基础, 通过实施文化、经济和空间融合性规划设计,有利于引导区域间的民族融合;同时,开展区域性“社会规划”,优化布局区域性的教育、医疗、交通、社会服务等公共资源,为有序实现民族空间的融合提供保障。
    老龄化、健康支出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何凌霄,南永清,张忠根
    2015, 39(4):  8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基于中国1997~2013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种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老龄化、健康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健康支出和居民健康支出均对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这一正向作用会随着老龄化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强化。老龄化趋势对健康支出的经济正效应的增强作用非常稳健。进一步的分组稳健估计显示:分时段看,政府(居民)健康支出的经济正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分区域看,健康支出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正向经济影响呈现由东到西递减的态势;从结构上看,老龄化与健康支出占比的交互项也对经济增长起显著的正向作用。健康支出的扩大对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城-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石人炳,陈宁
    2015, 39(4):  10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使用2013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城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个人特征方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参保行为显著相关,男性相比女性参保率较高;25~34岁组参保可能性最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保可能性越大。第二,经济社会因素中,单位性质为外资企业的流动人口参保可能性最大;收入越高,参保率越高;拥有商品房或自建房的相对于租住私房的参保率更高。第三,流动因素中,流入区域、时间和流动范围对参保行为影响显著,中部相对于东部、西部参保可能性最小;市内跨县流动者相对于省内跨市、跨省流动者参保可能性更大;流入时间越长参保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