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5-09-29
    论文
    图片报道
    2005, 29(5):  1-1. 
    摘要 ( )   PDF (11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图片报道
    中国知识分子:短命还是长寿?——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研究报告之一
    翟振武,明艳,侯佳伟,顾荣
    2005, 29(5):  2-9. 
    摘要 ( )   PDF (1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考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预期寿命,挑战了广为流行的观点。本文首先解释“死亡人口平均年龄”与“平均预期寿命”指标的概念和差异;然后使用2004年在中科院18个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20个单位调查的死亡人口资料,检验“知识分子死亡平均年龄下降趋势”的可信性;并利用全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权威数据,计算受过本科以上教育人群的生命表和“平均预期寿命”,得出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大大高于普通人群的结论,推翻了“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这个流传广泛且被反复引用的错误结论。
    中国新贫困人口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
    刘家强,唐代盛,蒋华
    2005, 29(5):  10-18. 
    摘要 ( )   PDF (13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贫困概念及演化提出新贫困人口的定义和类型,认为新贫困人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解决新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责任,由此从社会保障的内涵、功能和价值基础等角度阐释社会保障体系在解决我国新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路。
    198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的变化
    黄荣清
    2005, 29(5):  19-26.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从居住地看,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人口分布趋向于均等化;外围区人口迅速增长、地域人口密度差别很大;郊区人口缓慢增长。人口分布向单极集中。从工作地看,从业人口继续向城区,特别是市中心区集中,但城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第三产业人员增加,且比例在提高。由昼夜人口算得,中心区的昼夜人口比提高,外围区的昼夜人口比减少。以上变化说明,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地域扩大的同时,中心区的中心地功能也在加强,各地域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
    新贫困人口:挑战正在逼近
    刘家强
    2005, 29(5):  27-39. 
    摘要 ( )   PDF (2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背景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消除贫困的压力。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贫困问题的治理,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制和高就业率,隐藏了城市人口贫困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和深入,城市新贫困问题逐步浮入人们的视野,为政府和学者所关注。一般认为,新贫困人口主要是指:一是因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动所导致的贫困人口。主要包括:①因企业亏损或结构性调整的下岗职工、半失业人员或无业人员;②由农村流入城镇,靠短工为生并经常处于失业状态的农民工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被征地农民。
    城市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以北京市为例
    冯晓英
    2005, 29(5):  40-47. 
    摘要 ( )   PDF (1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对建国50年来城乡分治的“人口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户籍制度下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制度变迁,以北京为例反思传统路径依赖下社会政策对城市流动人口区别对待产生的诸多问题,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政府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农民工需要解决的10个突出问题
    刘纯彬
    2005, 29(5):  48-54. 
    摘要 ( )   PDF (1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进城民工需要解决的10个突出问题建立最低工资制,8小时工作制,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民工住房,民工养老保障,民工医疗,民工培训,民工子女教育,工资拖欠,进城交通成本。民工问题所以重要,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农区大多数农户,其所经营的农业实际早已破产,并分析了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业还能维持再生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民还能维持生计?
    要发展地看待城市人口容量问题
    段成荣
    2005, 29(5):  55-58. 
    摘要 ( )   PDF (1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北京市为例,本文考察了我国城市人口容量规划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多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发展规划已经习以为常地形成了“步步为营,节节败退”的局面。形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部门、规划人员对待城市人口容量问题的保守态度和机械、静止的研究方法。为避免这种局面的重现,必须发展地看待城市人口容量问题。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风险识别与规避
    梁鸿,吴晓峰
    2005, 29(5):  59-65. 
    摘要 ( )   PDF (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此将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纳入到风险研究范畴,从影响合作医疗制度失衡的不确定性为切入口,对系统内外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理性辨识。通过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风险识别,相应采取预警措施,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长期均衡的发展。
    老龄社会学理论:研究现状和政策意义
    李兵,杜鹏
    2005, 29(5):  66-72. 
    摘要 ( )   PDF (1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对老年学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回顾了中外老龄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并对老龄社会学理论的分析层次、基本假设和理论的政策意义,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张文娟,李树茁
    2005, 29(5):  73-80. 
    摘要 ( )   PDF (1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2001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详细分析了代际支持网络的性别差异、居住距离、规模和密度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子女在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父母的需求、性别偏好、居住空间距离对代际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构建立体式的利益导向机制
    谢朝武
    2005, 29(5):  81-84. 
    摘要 ( )   PDF (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市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抓住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有利时机,优先加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积极构建立体式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人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影响因素的介入,我们在实践中通过“奖”、“优”、“扶”、“补”、“减”、“免”以及限制、制约等手段,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多方面优惠、优待和照顾,使不符合法定条件而生育多子女的公民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约,激励育龄对象从切身利益出发,衡量生育孩子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利弊得失,从而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以调节人口发展规模,稳定低生育水平。
    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科技管理专业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雅玲
    2005, 29(5):  84-84. 
    摘要 ( )   PDF (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利讯】2005年8月30日至9月6日,山东省人口和计生委组织省内各地市计划生育领导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进行科技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共有37名领导干部参加了集中培训,省人口和计生委武翠兰副主任亲自带队。培训班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管理学专家、人口学专家、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司局领导等,围绕“项目管理”、“公共管理”、“管理技术”、“管理心理学”、“人口与社会发展”、“人口理论”、“中国人口形势与发展战略”、“国际人口动态暨国际合作项目”等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进行专题讲授,学员们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努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49个学时的培训。
    论人口管理中人权的尊重与根本保障
    宋丹
    2005, 29(5):  85-88. 
    摘要 ( )   PDF (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人口管理学科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人口法学科尚待建立,人口立法仍待完善,人口管理行动层面人权保障尚待落实。要使宪法人权原则落实,就必须抓住“人权入宪”的契机,从人口法学学科研究的理论模式或思维方式即研究范式、人口立法到人口管理活动,贯穿“以人为本”的主线,规避人权原则出现“宪法不如基本法,基本法不如单行法、单行法不如行政法规,行政法规不如行政命令”的“法律倒置”现象,营造以人为本的执法环境,使人口管理中的人权从根本上得到尊重与保障。1以人为本的人口法学和人口管理学研究范式,是人口管理中人权尊重和保障的根本前提人口管理关系主要是针对人口生产、人口迁移的实体人口关系的日常管理活动,必须以法律加以保证。
    重庆市涪陵区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探索与实践
    陈平
    2005, 29(5):  89-91. 
    摘要 ( )   PDF (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涪陵区地处长江和乌江交汇处,是著名的榨菜之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区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城区现有流动人口8万多人。面对流动人口不断增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的实际,我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坚持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努力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中国人口总体状况分析
    宋健
    2005, 29(5):  92-96.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口众多是中国的特色,是在世界大国行列中辨认中国身影的明显标记;人口众多也是中国的软肋,是将所有发展指标人均之后的一声叹息。在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人口控制政策之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局面有所缓解,但新的人口问题在不断涌现。人口要素是影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的人口结构与分布对于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概要介绍中国人口总体状况,主要着眼于人口规模、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1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人口增长:惯性增长带来高增长量2005年1月6日,中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