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4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4-05-23
    论文
    中国妇女的生活质量与计划生育
    谭琳
    1994, 18(3):  2-9. 
    摘要 ( )   PDF (27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问题提出的背景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人们对人口、妇女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日益深化,整个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开始更关心“生活质量”问题,制定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已远远超越了人口控制的范畴。对妇女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关注,特别是对妇女和儿童健康的关注,已开始影响到各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计划生育项目的具体实施。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阿姆斯特丹宣言》曾明确指出:“有效的做法是: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必须反映其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同样地,人口战略也必须反映其对发展问题的关注”。该宣言还特别指出:“妇女处于发展过程的中心,妇女地位的改善和她们就影响自身及全家人生活的问题作出决定的自由程度,在决定未
    论以提高妇女地位和创造低生育率环境为中心的社区发展
    朱楚珠,李树茁
    1994, 18(3):  10-13. 
    摘要 ( )   PDF (14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社区建设的思路我国的人口控制实际上是由三大块组成的,第一块是宏观领域,包括国家、省、地区和县;第二块是中观领域,指乡和村;第三块是微观领域,指生育的承担者──家庭或个人。长期以来,中国的人口控制走的是一条以宏观控制为主的道路,即由国家制定统一的人口控制政策和人口控制目标,然后逐级下达到省、地区、县和乡,并且主要用行政力量保证人口计划指标的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控制工作的深化,它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因为宏观控制主要考虑整体环境,基本上不考虑微观主体所面临的生育环境差异。这样,在生育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的前提下,矛盾就产生了。这就要求在人口控制工作中采取新的对策,以使得各项工作更加符合
    性别差异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战捷
    1994, 18(3):  14-19. 
    摘要 ( )   PDF (24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性别差异对妇女地位的传递式影响作用。笔者认为性别差异是妇女地位的源,而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所占据的位置是流。因此性别差异对妇女地位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源与流的关系;这就是说,源派生流,流又反作用于源。这种传递的中介因素包括教育、就业、婚姻与家庭等众多方面。这种传递的结果,呈现出由于性别不同,因而在社会中占据的地位也不同。我们探讨性别差异的目的,是为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求得同等的发展机会。1性别差异的理论分析综观世界各国的妇女发展过程,性别差异象是一座无形的屏障,似乎所有的女性都无法逾越。也可以说,在所有的国度里,同群体内男女两性所承担的有所区别的社会功能,家庭的性别
    生育健康及其对人口研究的影响
    张开宁
    1994, 18(3):  20-25. 
    摘要 ( )   PDF (2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育健康(reproductivehealth)正日益受到国内外人口学界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将于1994年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对生育健康问题的关注,简要回顾了生育健康概念的沿革及国内外人口学涉及生育健康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初步探讨了生育健康对人口学研究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1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对生育健康的关注1991-03开始着手准备的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将于1994-09-05~13在埃及的首都开罗召开。大会将总结自1974年联合国提出“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以来全球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状况,制定今后20年全世界人口与发展的跨世纪新计划。这个将深刻影响到人类未来人口与发展的大会已受到
    市场经济与均衡人口
    胡伟略
    1994, 18(3):  26-32. 
    摘要 ( )   PDF (27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经济学中,均衡分析是一种很重要的认识理论与分析工具。均衡是从物理学引进到经济学领域的。均衡(equilibrium)和平衡(balance)有所不同。西方经济学所指的均衡,讲的是供求数量一致和价格均衡。而平衡是指供求双方所代表的社会劳动量的一致和价值量的平衡。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非均衡理论发展很快,这种理论对从瓦尔拉斯到当代的一般均衡理论中的供求一致提出否定,并强调数量信号。均衡理论和非均衡理论,都对人口学尤其是人口经济学有很大应用价值。西方适度人口理论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均衡分析和最优理论。适度人口理论在我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适度人口理论进一步发展都有困难。
    市场经济与中国人口运行模式的转换
    尹文耀
    1994, 18(3):  33-39. 
    摘要 ( )   PDF (16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把“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动力机制,通过一定的社会作用系统,推动人口发展的各个环节不停地运转,从而使全社会的人口处于一定的运动状态之中”称作人口运行。人口运行的结果是人口变动。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社会动力机制及其作用系统不同,人口的运动状态也不相同,当然人口变动也就不同。人们对人口变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曾大量探讨过人口变动的各种原因。但较少把人口运行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来加以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事实上,人口运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它包括运行机制、运作系统、运行状态等三大要素和多个子系统。我们可以根据人口运行三大要素的不同特征,将人口运行划分成几种基本类型或几种模式,进行比
    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发展前景
    林富德,路磊
    1994, 18(3):  40-47. 
    摘要 ( )   PDF (26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人口发展中的生育率因素经过近20年的严格控制。我国正在逐步趋近一个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良性的人口环境。其重要标志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靠拢甚至超越生育的更替水平。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这类地区包括:京、津、沪、辽、吉、黑、苏、浙、川、鲁等10个省市,其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8.15%。它们的生育率稳定在低水平上波动,这些地区已做到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并对全国人口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示范影响,但这些地区多数属于经济文化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这就给人以假想,认为“经济发展”是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顺此逻辑,那么现代化建设将会自发地促使生育率下降,这是一种人口战略的思考,需要慎重论证。考虑到对生育率
    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
    李梦花
    1994, 18(3):  48-51. 
    摘要 ( )   PDF (25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1988-07-01零时,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时点上的迁移人数和最后一次的迁移状况,从省际迁移、省内迁移、城镇乡迁移三个层次,研究探讨我国迁移人口的流向问题。1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的流向在这次调查的样本总人口2,152,044人中,有902,155人有迁移史,占样本总人口的41.92%,其中有省际迁移史的人,占迁移总人数的16.28%。l.l省际迁移量的分布省际迁出量的分布;省际迁出量的差别比较大,其中以山东省的省际迁出量为最大,占全国省际迁出总数的8.67%,其次是河北、辽宁、江苏、四川、黑龙江、河南。省际迁出量最小的是海南省,占全国省际迁出总数的0.26%。另外这次调查还有24.92%
    1990年中国分省简略生命表
    路磊, 郝虹生,高凌
    1994, 18(3):  52-59. 
    摘要 ( )   PDF (25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时期的选择1990年我国进行了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为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数据。根据普查资料编制生命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死亡资料直接编制生命表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时期的选择,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我们可以选择两个年度来编制生命表:1989-01-01至1989-12-31和1989-07-01至1990-06-30。但是我们认为这两种选择都有明显的不妥之处。对于第一种时期选择,由于各种分析表明1989年的死亡登记存在着很明显的漏报(张为民,崔红艳.1992;刘金钟,梁振华.1992;张二力,路磊.1992;谢韦克.1992;贺峻峰.1
    正确处理五个关系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范智能,谢又清
    1994, 18(3):  60-61. 
    摘要 ( )   PDF (5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乐山市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已得到较好控制,连续6年获得了全省一等奖,计划生育工作基本上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并正在向科学化管理迈进。但由于当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严重困扰着计生工作的深入发展。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才能确保计生工作的正常进行,把计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增长的关系。计划生育工作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问题和困难。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喜忧参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浅论计划生育与法治
    周炎生
    1994, 18(3):  62-63. 
    摘要 ( )   PDF (9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建立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体制党的十四大确立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主体地位平等的竞争经济,它要求人们的一切工作都以不违法为前提,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增加产出。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变化,才能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体制,要求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旧体制、旧观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效益为出发点,把行政管理的核心从执行政策转变为执行法律。然而,现行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重政策、轻法律,强调领导者
    农村学龄儿童失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杨冠军
    1994, 18(3):  64-64. 
    摘要 ( )   PDF (5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年来,受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出现滑坡,农村中、小学生失学问题虽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从1992年河南省农村儿童基本情况抽样调查资料看,农村基础教育的滑坡局面并未根本扭转。中、小学生“流失群”仍在继续膨胀。l失学的现状和特点在被调查的42个县14358户农户中,1992年7—14岁的儿童有8289人,其中失学儿童761人,失学率为9.2%,同1991年相比增长1.4个百分点。农村儿童失学的特点是:a.女童高于男童。在失学的761名儿童中,467人为女童,占失学儿童的61.4%。女学的失学率为12%,比男童的失学率6.7%高5.3个百分点。b.分年龄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