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3-29
    生育研究
    中国妇女终身不孕水平究竟有多高?
    翟振武,刘雯莉
    2020, 44(2):  3-17. 
    摘要 ( )   PDF (13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不孕率高达15%”的说法流传已久, 并被视作是对生育率的威胁之一。然而,当前不孕的定义和测量标准因研究领域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使得不同定义下的不孕率也有很大差别,这一数值很可能是基于临床医学或流行病学定义而计算得出,并不意味着有15%的妇女终身无能力生育。从终身生育行为的角度出发,利用历次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40~64岁妇女中无活产子女者的比例,结果表明,多年来中国40岁及以上妇女中无活产子女者和不孕者的比例始终很低,真正因生育障碍而终身不孕不育者的比例远未达到15%的水平,中国仍旧是一个女性基本普遍生育的国家。
    人口与经济
    区域间劳动力流动、人口红利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王婷,程豪,王科斌
    2020, 44(2):  18-32. 
    摘要 ( )   PDF (27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新时代,中国人口红利需要从劳动力数量红利向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转型,合理引导区域间劳动力流动是释放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的关键。通过构建一个两地区均衡模型,揭示出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而释放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的理论机制。实证检验发现:(1)中国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就出现“不显著”拐点,且先于劳动力数量红利衰减;(2)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在1%的显著水平上促进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释放,随着劳动力流动增强,其带来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3)从异质性检验发现,劳动力价格供给弹性越高或劳动力边际生产能力越高的地区,流入劳动力越多将越能促进劳动力配置效率红利释放。
    中国城镇女性的生育代价有多大?
    刘金菊
    2020, 44(2):  33-43. 
    摘要 ( )   PDF (5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育的机会成本是微观经济理论阐释家庭生育决策和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中国低生育率趋势以及两孩政策下生育意愿持续低迷的重要因素。生育代价,即因生育导致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及收入损失,是生育机会成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使用回归模型和生命表方法,对中国城镇女性生育代价进行了估计。中国城镇女性生育1个孩子,将导致其一生的工作时间损失6~7年,折算的收入损失接近30万元;对于高等教育程度的女性,生育1个孩子的收入损失将近50万元;生活在北京、上海特大一线城市的女性,生育1个孩子的收入损失接近60万元。生育的巨大代价显然是大城市超低生育率的重要原因。不同群体生育率差异也与生育代价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老龄问题研究
    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教育的影响
    宋健,刘志强
    2020, 44(2):  44-59. 
    摘要 ( )   PDF (3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婚姻状况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关系紧密,但迄今关于老年人婚姻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利用2014、2016和2018年三期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分析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对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有偶可能性,且这一影响无论对混合截面数据还是对不同时期数据,都显著存在;教育对老年人婚姻状况的综合影响呈现为外显的和隐含的两个部分,通过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Zmediation统计量法和KHB效应分解法发现,收入和养老保险因素中显著存在教育的隐含影响;教育对老年人婚姻状况的影响受到性别、城乡和年龄变量的调节作用。
    中国老年人口健康转移与医疗支出
    高瑗,原新
    2020, 44(2):  60-72. 
    摘要 ( )   PDF (5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日益渐重的老龄化程度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都是严峻的挑战。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为背景,围绕老年人口健康与医疗支出这一主线,基于健康转移模型和两部分模型,定量分析老年人失能状况的转移概率和医疗支出的拟合值,并在未来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变动的基础上,预测各种健康状态下老年人口的规模和医疗支出趋势。研究发现:轻度失能老人拥有较好的健康维持概率,健康好转概率相对较高,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健康状态转差或死亡的概率较高;随着老年人口基数的增加,到2035年,不同程度失能老年人的规模将会逐渐扩大,这对医疗服务形成巨大压力,医疗支出显著增加。
    负性生活事件与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孙鹃娟,蒋炜康
    2020, 44(2):  73-86. 
    摘要 ( )   PDF (7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客观认识并积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给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为基础,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对我国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社会网络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28%的中国老年人在被调查时点的过去一年中至少经历过一项负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网络、朋友网络及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增益作用,消极应对则会削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应综合发挥老年人内在应对方式与外在网源的作用,尤其是要注重家庭支持,缓和负性事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人口与社会
    家庭杠杆率的生育效应及其城乡差异
    柳清瑞,刘淑娜
    2020, 44(2):  87-101. 
    摘要 ( )   PDF (3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家庭杠杆率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家庭杠杆率的上升直接影响家庭消费和生育等经济行为。通过构建家庭生育的扩展OLG模型,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家庭杠杆率对城乡居民家庭生育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家庭杠杆率存在生育效应:(1)家庭杠杆率降低了城乡家庭的分孩次生育水平,其中住房负债杠杆率的影响更大;(2)家庭杠杆率对城乡家庭生育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对城镇家庭和只有一套住房家庭的生育水平影响更为显著;(3)家庭杠杆率推迟了城乡妇女初育年龄,导致城乡家庭生育孩子数量进一步减少。在理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对合理防控家庭杠杆率的过快增长以及降低家庭杠杆率生育效应的公共政策选择进行了讨论。
    困境留守儿童社会排斥状况及对健康的影响
    宋月萍,韩筱,崔龙韬
    2020, 44(2):  102-112. 
    摘要 ( )   PDF (3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困境家庭儿童是生存发展处境最为艰难,也是最急需国家提供保护的儿童群体之一。困境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的现象普遍,大量困境家庭儿童也是留守儿童,其健康发展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基于“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调查,研究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从社会排斥的视角解释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研究发现,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排斥是致使困境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据此,困境留守儿童的健康促进,除家庭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外,更需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以减少对困境留守儿童的排斥和边缘化,促进儿童的社会融入,才能真正实现困境家庭儿童群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