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7-29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析
    中国生育水平再探索——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翟振武, 金光照, 张逸杨
    2022, 46(4):  3-13. 
    摘要 ( )   PDF (97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开中国生育水平之“谜”的关键在于获得一套高质量的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增设公民身份号码登记项目、全面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获得了高质量年龄结构数据,为准确估计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的生育水平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006~2017年始终维持在1.6以上的水平,许多年份超过了1.7,在2017~2020年则持续下降;生育率存在较大波动,2020年达到最低值1.3,2012年和2017年出现明显高峰,分别约为1.89和1.88,15年间平均约为1.7。生育属相偏好、生育政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总和生育率的波动。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显示中国目前生育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充分消解新近出现的生育水平抑制性因素、构建家庭友好和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挖掘和发挥这种潜力的关键举措。
    中国人口的初婚推迟趋势与特征
    陈卫, 张凤飞
    2022, 46(4):  14-26. 
    摘要 ( )   PDF (106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分析中国人口的新态势和新特征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以往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中国1990~2020年的初婚推迟水平和趋势。研究表明,各类群体的初婚年龄均在推迟,且近年来推迟加速,但终身不婚率依然很低,中国婚姻正在步入晚婚普婚模式。中国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初婚推迟路径,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先行的超前推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婚姻的可取性、可行性、可获得性对于婚姻的阻力会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初婚还存在继续推迟的空间,但短期内普婚的特征不会改变。初婚决定因素对不同人群的作用不同,认识到初婚推迟背后的异质性非常重要,中国农村男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婚风险。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准确性分析
    张现苓, 明艳
    2022, 46(4):  27-39. 
    摘要 ( )   PDF (105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年龄结构是最基础的人口结构,对年龄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是使用普查数据的重要前提。利用历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与其他来源数据比较、队列存活率法、修正惠普尔指数、符号分布法等考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质量。将普查0~9岁人口回推得到2011~2020年出生人数,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出生人数比较,二者很接近,尤其是2015年后几乎一致,推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低龄组不存在明显漏报。对10岁及以上人口队列存活率的观察发现,10~40岁队列存活率存在异常波动,主要是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低龄组漏报、青年组重报和育龄女性重报大于男性等造成。修正惠普尔指数和符号分布法的分析结果均表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全国层面上不存在特定的年龄尾数指向,年龄申报质量很高。
    人口政策研究
    中国人口长期发展目标研究——基于增强经济实力的认识
    王金营, 李庄园, 王冬梅
    2022, 46(4):  40-54. 
    摘要 ( )   PDF (141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将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将会受到人口加速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劳动力数量减少而抚养负担加重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在对人口发展规律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论证了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所需要的人口发展状态,提出未来中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范围和方向,明确了人口规模在战略取向上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具体来说,应积极改变人口长期发展轨迹,以接近更替水平为目标努力提升生育率,从而到21世纪末使总人口规模能够维持在9亿~12亿人,促进人口向着规模相对稳定、结构逐步优化、素质不断提升、空间分布合理的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的方向发展。
    老龄问题研究
    中国老年人的多维贫困及其变化趋势
    张文娟, 付敏
    2022, 46(4):  55-68. 
    摘要 ( )   PDF (124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5~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采用AF测量方法,分析老年人多维贫困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运用潜类别分析法,探讨老年人的多维贫困模式,评估家庭和社会支持因素对不同贫困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2005~2018年间,中国老年人的多维贫困指数整体下降,健康维度的贡献率上升。多维贫困模式可分为经济-精神贫困型、综合健康贫困型、能力-参与贫困型,女性、高龄、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陷入各类贫困的风险均更高,农村、独居、家庭和社会支持匮乏的老年人更可能处于经济-精神贫困,与家人同住、社区健康服务和社会养老保障相对充分的老年人面临的综合健康贫困问题更突出,而缺乏家庭支持、社区休闲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的老年人更可能陷入能力-参与贫困。
    养老金水平对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
    赵明, 王晓军, 李子文
    2022, 46(4):  69-83. 
    摘要 ( )   PDF (123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养老金水平对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的理论模型,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值得分匹配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究二者之间的影响效应,以期弥合当前研究中的观点冲突。研究发现,养老金水平对中国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参与时间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收入弹性较小,与养老金水平之间呈现出较为平缓的“U型”关系;配偶同住、健康状况和隔代照料3个因素与养老金水平之间存在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的交互效应;养老金水平对女性和农村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效应相对较高,这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和城乡二元结构密切相关。研究结论为提高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人口与社会
    风险社会背景下 性别失衡治理的公众参与——基于湖北省的调查
    李树茁, 宋瑞霞
    2022, 46(4):  84-98. 
    摘要 ( )   PDF (129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的性别结构失衡已持续40多年,成为制约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期累积的人口风险与社会利益的高度分化相互交织,对现有治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新常态下亟须创新和完善性别失衡治理机制,公众参与是关键突破点。从信息获取出发,深入探究其通过信任和风险感知对公众参与的影响机制,不仅从理论层面上揭示了促进公众参与的内在机理,还为推进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启示。基于O-S-O-R模型,建构风险社会背景下性别失衡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研究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018年开展的“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及治理”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息获取对公众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信任和风险感知在这一关系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人口红利重构的挑战:基于国民转移账户的分析
    袁益, 李萌, 张力
    2022, 46(4):  99-113. 
    摘要 ( )   PDF (122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促进人口红利开发,需要对居民收入、消费、政府转移支付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之间和不同世代之间的流动及相互影响有“全景”式的认识和判断。基于国民转移账户的理论架构和国民经济资金流量表,定量分析财富资源在生命周期的配置现状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在60岁以后显著下降,老年期经济在低水平状态下盈余;制度性的二次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不足,提供的老年保障不充分;每个有效劳动力能够支持的有效消费者的数量下降。在第一次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的背景下,老年收入和消费约束是中国重构人口红利的重要挑战。加强制度化的老年保障以提升老年期经济盈余是获取第二次人口红利的重要抓手。
    “机器换人”时代 低技能劳动力何去何从?——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检验
    綦建红, 付晶晶
    2022, 46(4):  114-128. 
    摘要 ( )   PDF (164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与海关进口机器人数据等,考察了机器人对低技能劳动力跨市流出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低技能劳动力的行业和区位流向。结果表明,机器人减少了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数,对低技能劳动力产生了替代效应,显著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跨市流出的概率;行业转移层面,机器人增加了45岁及以下低技能劳动力流入服务业和45岁以上低技能劳动力流入农林牧渔业的概率;城市转移层面,机器人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流入本市服务业和跨市流入一线城市服务业的概率;区域转移层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低技能劳动力在东部流动,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技能劳动力出现了流入西部的趋势。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把握机器人对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机器人产业政策及人口流动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