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2000~2020年中国人口结构重构及人力资本存量核算
王金营, 张国庭
人口研究    2024, 48 (1): 3-21.  
摘要482)      PDF (1286KB)(152)    收藏
连续、完整的分年龄、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关系的基础。然而在非普查年份,这类数据要么无法直接获取,要么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此,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马尔科夫链-人口离散发展方程正反双向反馈拟合方法,重构出2000~2020年期间非普查年份的分年龄、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后的核算模型计算出2000~2020年的人力资本存量。研究结果显示,重构的非普查年份总人口数据与国家统计局调整后的数据差距很小,重构的分年龄人口数据修正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存在的偏差;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从2000年的158.56亿人年攀升到2020年的264.79亿人年,年均增长率为 2.60%;受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增长速度呈现放缓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人口长期发展目标研究——基于增强经济实力的认识
王金营, 李庄园, 王冬梅
人口研究    2022, 46 (4): 40-54.  
摘要765)      PDF (14160KB)(184)    收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将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将会受到人口加速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劳动力数量减少而抚养负担加重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在对人口发展规律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论证了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所需要的人口发展状态,提出未来中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范围和方向,明确了人口规模在战略取向上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具体来说,应积极改变人口长期发展轨迹,以接近更替水平为目标努力提升生育率,从而到21世纪末使总人口规模能够维持在9亿~12亿人,促进人口向着规模相对稳定、结构逐步优化、素质不断提升、空间分布合理的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回旋空间:存在性和理论架构
王金营,刘艳华
人口研究    2020, 44 (1): 3-18.  
摘要484)      PDF (1285KB)(905)    收藏
中国人口发展到21世纪的第3个十年将达到最大规模,在持续低生育率下未来人口将持续负增长和走向深度老龄化。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发展面临来自人口负增长的各种挑战。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需要人口经济学理论做出新的认识和判断,并为进一步科学探索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在此背景下,梳理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演进史和实证分析的进展,反思已有人口与经济理论的局限性,借鉴已有相关理论给予的启示和隐喻,重新认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初步论证人口规模在经济发展中回旋空间的存在性及其作用,提出人口回旋空间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并指出中国未来人口负增长下经济发展可利用的新动力和新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生育水平、生育意愿的再认识:现实和未来
王金营,马志越,李嘉瑞
人口研究    2019, 43 (2): 32-44.  
摘要467)      PDF (1707KB)(455)    收藏
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中北方七省市数据,通过总和生育率、孩次递进总和生育率、递进总和生育率、终生生育率及生育模式(婚育年龄)变动等多指标多维度综合评估,我国特别是北方七省市生育水平确实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并非处于极低水平,应该是处于1.5~1.9之间,受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只是波动不稳。同时,单独(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对二孩出生增加有明显作用。对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用平均再生育意愿指标低估了人们的实际生育意愿,利用意愿递进生育率可以真实反映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水平。根据生育意愿及其决定因素,特别是20~29和30~39岁年龄组的意愿递进生育率可以判断未来生育水平有上升的可能和势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中心城市在区域人力资本聚集中的作用
王金营 李庄园 李天然
人口研究    2018, 42 (3): 9-23.  
摘要352)      PDF (288KB)(569)    收藏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多时候会依赖于区域的中心城市带动和人力资本聚集 因此,造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现中心城市的这些作用,人力资本聚集是关键因素中心城市如何实现区域人力资本的聚集呢? 文章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从经济产业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探讨中心城市对区域人力资本聚集效应和路径,发现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公共支出教育医疗等水平均对人力资本聚集有着显著影响不同的中心城市在区域人力资本聚集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是积聚作用为主,有的是溢出作用为主因此,心城市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时既要从自身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又要兼顾城市间的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下的中国人口发展态势
王金营,戈艳霞
人口研究    2016, 40 (6): 3-21.  
摘要1133)      PDF (903KB)(1784)    收藏
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背景下,文章运用分家庭类型的分年龄别孩次递进生育率模型测算政策目标群体并根据其再生育意愿和计划完成时间推测新增出生人口,得出生育水平、生育模式,并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将累计多出生近2100万人,总人口峰值将推迟到2030年的14.66亿,略大于不调整政策的情况。同时,"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速度;增加了2035年之后的劳动力供给、减轻了劳动力负担和人口老化程度。但预测结果也显示总人口的减少趋势并没有改变,2030年后我国人口将以平均每年640多万的规模持续减少,到本世纪末人口减少到10.16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人口发展变化对区域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级区域的数据
石贝贝,王金营
人口研究    2014, 38 (1): 77-89.  
摘要1344)      PDF (547KB)(2115)    收藏
文章基于2000 -2010 年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Panel Data 模型对中国省级区域消费函数进行探究,研究综合的人口因素对区域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人口因素中,城镇化水平、人口受教育程度、外来人口流入率以及老龄化程度对区域消费的影响是显著的,也就是说人口因素作用在区域消费水平上的影响是显著的。除此之外,人口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区域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区域差异的状态是由区域间的人口效应的差异造成的。研究表明我国区域人口城镇化滞后发展阻碍区域消费内需扩大; 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减缓区域消费模式优化; 人口流动集聚效、应带动区域消费水平提高,应当充分利用区域间年龄结构差异发挥区域消费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寿命水平和死亡模式的再估计
王金营
人口研究    2013, 37 (4): 3-18.  
摘要1705)      PDF (1089KB)(1888)    收藏
文章采用留存率方法和布拉斯罗吉特生命表法对1990年以来三次人口普查的低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年龄别死亡概率、寿命水平进行重新评估计算。结果发现,低龄人口0~4岁漏报较为严重,特别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不仅仅0~4岁人口死亡漏报严重,而且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也相当严重。根据重新修正的分性别、分年龄别的死亡概率数据,构建生命表,分别计算得到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出生预期寿命,1990年我国男性出生预期寿命为67.33岁,女性为71.70岁,2010年男性为71.58岁,女性为78.26岁。进入21世纪的前10年我国寿命水平提高快于2000年之前的20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7)
9.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以及对以往人口变动分析校正
王金营; 戈艳霞
人口研究    2013, 37 (1): 22-33.  
摘要2024)      收藏
文章采用年龄移算方法进行队列对比对2010年的分性别分年龄人口的漏报或者重报进行了评估,发现:在0~9岁人口按1990年普查漏报率为底线的情况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人口漏报率为0.75%,重报率为0.55%,合计误差率为1.30%。采用布拉斯逻辑特生命表系统对低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做出测度,2010年低龄人口的死亡漏报非常严重,漏报率超过60%,男性婴幼儿漏报更为严重;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也平均在5%以上,不分年龄达到20%。出生漏报和育龄妇女重报带来生育水平的失真,经过漏报回填,2010年生育水平应该在1.52以上。由此显示,在运用2010年普查数据时需要进行质量评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条件、问题及对策
王金营,顾瑶
人口研究    2011, 35 (1): 74-81.  
摘要2006)      PDF (123KB)(1095)    收藏
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人口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关键。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协调发展。但是,从1990年代我国进入低生育率开始已有20来年,长期的低生育率的人口非均衡发展下将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人口现象,引发了人口规模与结构、劳动供给与需求、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等之间的失衡和矛盾,成为制约未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口难题",破解这些人口难题是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应有之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中国人口残疾发生风险估计及生命表分析——基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
王金营,张翀
人口研究    2009, 33 (3): 20-31.  
摘要1790)      PDF (305KB)(1014)    收藏
本文针对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分年龄残疾人比例设计开发出一套估计残疾发生风险率的方法,并利用所估算得到的残疾发生风险率进行生命表分析,发现人口中残疾发生风险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速增大,60岁时残疾发生风险率超过10‰,80岁时超过95‰;通过生命表分析2006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3.48岁中有7.66岁是在残疾状态下度过,占10.43%,而且在30岁之后平均处于残疾的时间占余命的比例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到60岁时人的余生中平均1/4多的时间是在残疾状态下度过,而到80岁时余生中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残疾中度过。这一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残疾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的计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中国农村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转变的考察——基于对河北承德、邯郸两地区实地调查的比较
王金营,徐蕾,杨江澜,李颖,王春蕊
人口研究    2008, 32 (5): 58-66.  
摘要2050)      PDF (175KB)(1126)    收藏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和邯郸市农村居民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的实地调查对比,发现当前我国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力度减小,认为宽松的生育政策并不一定导致较高的生育水平,而较严厉的生育政策也需要良好的工作和服务达到预定效果。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和访谈了解,对生育政策和生育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育行为、生育意愿的转变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践及启示
顾宝昌,宋健,刘爽,王金营,江立华
人口研究    2008, 32 (4): 33-49.  
摘要2371)      PDF (673KB)(1904)    收藏
背景目前对我国生育政策问题的不同意见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生育水平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有人认为,生育水平取决于生育政策,生育政策越松生育水平就可能越高。目前我国比较低的生育水平主要是由于比较严的生育政策所致。如果生育政策放宽,就势必造成生育水平反弹;但也有人认为,生育水平与生育政策有重要的关系,并不是生育政策越宽松生育水平就越高的关系,适度的、宽松的生育政策并不会造成生育水平的反弹。(2)出生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有人认为,我国长达20多年的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和比较严的生育政策没有关系,主要是由于重男轻女造成的。即便是生育政策放宽,也解决不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但也有人认为,较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妇女实际生育水平与更替生育水平的评估
王金营,翟振武,杨江澜,陈卫
人口研究    2007, 31 (4): 20-26.  
摘要1757)      PDF (1387KB)(1129)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趋势发生转变,自然增长率与总和生育率降低。在这种大趋势背景下,对世界人口形势的判断有过于乐观之嫌以及针对人们对妇女更替生育水平的误解,利用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1990~2000年期间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和死亡模式等数据资料,计算得到各国妇女更替生育水平,表明各国之间妇女更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与其实际总和生育率比较,可以发现在发展国家中绝大部分国家实际生育水平依然高于妇女更替生育水平,发展中国家人口潜在的增长能量依然很大,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依然强劲。因此,在注意生育率下降所带来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够忽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全球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
15. 新农村建设:“迁出去”和“引回来”
顾宝昌,周长洪,翟振武,王金营,徐蕾,康辉,王春蕊,王翠绒,豆小红,侯东民
人口研究    2006, 30 (5): 32-48.  
摘要1257)      PDF (248KB)(102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
段成荣,王金营,宋健,王放,黄荣清,陆杰华
人口研究    2006, 30 (3): 16-29.  
摘要1595)      PDF (394KB)(1150)    收藏
背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战略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人口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着人口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地区之间人口发展不平衡、人口总体受教育素质偏低、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人口问题也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为了摸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以及人民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国家于2005年11月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展的第一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对于了解和掌握新世纪之初我国人口的变化有重要作用。今年3月中以来,国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兼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王金营,付秀彬
人口研究    2006, 30 (1): 29-36.  
摘要1821)      PDF (122KB)(2707)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引入标准消费人概念和变量,有效地解决了消费函数中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的分析问题。引入人口年龄结构的消费函数得到检验通过,可以用于对中国总体消费规律的分析和未来的预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中国1990~2000年乡-城人口转移年龄模式及其变迁
王金营
人口研究    2004, 28 (5): 41-47.  
摘要1054)      PDF (585KB)(1328)    收藏
本文采用人口年龄移算方法,利用1 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提供的年龄别数据,估计得到1990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人口乡-城转移的年龄模式。本文所设计的方法能够较准确的估计得到两次人口普查间人口转移的年龄分布和模式,估计结果反映了一般的人口迁移规律。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21世纪90年代人口乡-城转移年龄模式的变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2)
19. 中国省级2000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评估
王金营,何云艳,王志成,段成荣
人口研究    2004, 28 (2): 20-28.  
摘要1102)      PDF (140KB)(1902)    收藏
本研究构造了人口流动强度和城镇化指数分布法对全国漏报的 5 38 65万多 0岁人口进行地区 (省、直辖市、自治区 )分配 ,将漏报出生回填后 ,估计得出各地区 2 0 0 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估计结果显示通过漏报回填可以基本展现各地区妇女真实生育水平 ;各地区生育水平差异较大 ,还有1 3个省区超过更替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1)
20. 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漏报评估及年中人口估计
王金营
人口研究    2003, 27 (5): 53-62.  
摘要1205)      PDF (184KB)(1703)    收藏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称普查漏报率为1.81% ,据此推算漏报人口2291万人,然而,这些人口的性别、年龄等人口特征不祥,这给人们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带来非常大的不便。本研究就是在准确估计1990~2000年分性别、年龄死亡概率的情况下,利用年龄移算方法对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漏报率给予评估,并对漏报人口进行年龄、性别拆分,从而较为准确地估计得到2000年年中年龄性别人口,以为科研或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状况之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3)
21. 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估计
王金营
人口研究    2002, 26 (3): 70-76.  
摘要1117)      PDF (190KB)(993)    收藏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在使用从业人员作为生产函数中劳动力投入的表征指标所存在的问题 ,设计出一个可行的方法重新估计三次产业中从业人员的各级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和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 ,为比较准确地分析三次产业的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1)
22.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
吕红平,王金营
人口研究    2001, 25 (5): 28-34.  
摘要1258)      PDF (114KB)(1705)    收藏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创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仅显得十分必要,而且也非常紧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为综合性和应用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当包括导言,经济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人口、资源、环境对策的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0)
2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侯亚非,王金营
人口研究    2001, 25 (3): 13-19.  
摘要1020)      PDF (183KB)(1783)    收藏
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目标的背景下 ,在知识经济大潮的趋动下 ,人口素质以及人力资源的质量问题正日趋突出 ,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人力资本的积累、结构优化及合理配置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变动与GDP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分析 ;通过对未来十年实现政府经济发展目标所需人力资本增长的预测 ,论证推动未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7)
24. 中国零人口增长问题的深入思考
原新,王金营
人口研究    1999, 23 (6): 9-15.  
摘要1323)      PDF (428KB)(1064)    收藏
本文对零人口增长概念及零人口增长与总和生育率、出生预期寿命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21世纪中国人口的长期发展过程和趋势的模拟分析,提出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零人口增长点、零人口增长域的选择时机以及相应生育政策调整的时间选择;讨论实现零人口增长后仍然存在的人口问题;阐明零人口增长并非是中国人口问题的终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25. 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
王金
人口研究    1982, 6 (2): 33-34.  
摘要913)      PDF (580KB)(871)    收藏
<正> 一年多以来,各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先后进行了人口普查的试点工作。从各地试点的情况看,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在整个普查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 首先,我国从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已有多年没有进行人口普查。全国绝大多数群众和干部对人口普查都比较生疏,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