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1-29
    论文
    人口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
    侯亚非
    2010, 34(6):  3-9. 
    摘要 ( )   PDF (6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口均衡发展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确是需要进行理论讨论、百家争鸣,形成社会共识的一个新理念。文章从中国人口大流动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关系切入,提出如何实现几亿农民工以市民化为内涵的深度城市化;如何迎接未来几亿农村人口快速进入城镇就业、生活,并保持人口与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政府面临的艰巨考验。文章分析北京市控制外来人口规模屡屡受挫的困惑,论述了转变城市人口发展理念的意义。主张城市政府应从被动的人口规模控制转向主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发展目标,转向积极的社会制度创新,正视"新移民"存在的客观事实,突破城市建设、管理以本地户籍人口为规划依据的思维定式,实施一元化人口管理,进而从客观上实现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实现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均衡发展。
    社会融合中的性别差异:流动人口工作搜寻时间的实证分析
    宋月萍
    2010, 34(6):  10-18. 
    摘要 ( )   PDF (3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以扩展传统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静态研究视角,使用国家人口计生委2010年上半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男女农村流动人口工作搜寻时间的角度进一步比较农村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劳动力市场过程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持续时间模型,通过研究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找工作所花费时间的影响因素,发现虽然在给定时间内,女性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找到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比男性要短,但女性找到高收入工作的概率要低于男性,而接受低收入工作的概率要大于男性,从而导致"性别区隔"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模式。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经验与启示
    王谦,崔红艳,李睿,庞江倩,陈卫,杨胜慧
    2010, 34(6):  19-31. 
    摘要 ( )   PDF (5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一两年来,各机构、组织、刊物举办的有关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各种研讨会、论坛相当频繁,国内外学者、各部门和各级别的政府官员在各种刊物、网络媒体上发表 的有关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文章数不胜数。《人口研究》编辑部一年前曾经组织了一期论坛"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挑战与展望",时隔一年,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刚刚结束之时,再次就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问题举办论坛进行讨论。第六次人口普查可谓当前中国人口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焦点、热点、难点。社会各界对第六次人口普查也充满了期待。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家统计局(作为主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政府部门)、北京市统计局(作为实际工作部门)和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就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改革、第六次人口普查在试点和登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和启示进行讨论。
    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留守人口的比较研究
    宋健
    2010, 34(6):  32-42.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实证分析了流入地流动人口与同时期流出地留守人口两个人群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流动人口的职业呈现出鲜明的"非农化" 和地缘性特征,单位依附性增强,但职业地位并未提高。除了地域和个人特征变量之外,就业时间与就业渠道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的职业选择;出人意料的是,尽管超过半数的留守人口有过外出务工经历,但控制其他变量之后,外出经历对于留守人口的职业选择并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文章对这些结论的社会意义进行了讨论。
    居住证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制度后果及激励效应——制度导入与阶层内的再分化
    赵德余,彭希哲
    2010, 34(6):  43-54. 
    摘要 ( )   PDF (2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度导入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原来自发的社会分化正式化和固定化了,并赋予不同阶层的人群以更清晰的身份标签,呈现一个可视的清晰的阶层梯度。本研究以大城 市居住证制度引入之后外来流动人口的分化为例说明另一种社会分层的机制特征。虽然外来人口内部的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并不是非常大,但是其亚阶层的社会保障、就业和教育机会以及通往上一阶层流动或成为城市居民的机会却存在显著的差异。阶层的再分化是由外在制度因素与人群的人力资本、单位以及社会关系状况等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作为外在制度的公共政策是非中性的,政策本身具有选择和歧视的不平等特性。
    论北京“城中村”改造——兼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
    冯晓英
    2010, 34(6):  55-66.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年以来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这场由政府主导的乡村社会变革,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概括北京"城中村"改造 模式的基础上,对"城中村"改造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指出"城中村"改造周边地区可能面临更深的发展困境,应通过合作治理寻求解决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社会问题的治理之道。目前北京已经具备了实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的基本条件,可以在"市区政府是主导、乡村组织是枢纽、社区成员是核心、社会团体和社会单位(企业)是支撑、专业NGO是助推器"的合作治理框架下,以生活设施改造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兼顾尚待城市化地区的协调发展。
    生育意愿的双峰偏好研究
    李铮
    2010, 34(6):  67-77. 
    摘要 ( )   PDF (3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生育意愿调查研究都以单峰偏好即人们只有一个最优生育偏好为假设,忽视了生育意愿存在双峰偏好的可能,因而有可能对生育意愿做出错误的估计和预测。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生育意愿出现双峰偏好的原因以及在单峰偏好假设下生育意愿调查的偏误;利用Probit模型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检验了生育意愿双峰偏好的存在性;结合理论与统计结果对"丁克"家庭、生育意愿的性别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生育意愿差别等问题作了新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从生育意愿双峰偏好的视角对生育率下降过程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性解释。
    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与六个不同观点商榷
    程恩富,王新建
    2010, 34(6):  78-91. 
    摘要 ( )   PDF (3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审视中国目前和今后数十年的人口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论证"一胎化"取向的人口与资源及生态环境相协调的 科学发展战略,并从生育权利、人口密度、人口老化、性别失衡、高质二胎和独子性格共6个方面作了阐述,与不同观点商榷。
    关于人口计划生育事业融入社会发展大局的思考
    周恭伟
    2010, 34(6):  92-97. 
    摘要 ( )   PDF (1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等带来的人口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现状和将会面临 的困难和问题,就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如何融入社会发展大局,提出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局、树立大人口观念,建设人口发展规划、人口政策的协调、人口综合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强化人口管理的考核评估或监管机制职能等思考。
    农村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思考
    陈力勇,刘旭东,裴霞
    2010, 34(6):  98-103. 
    摘要 ( )   PDF (1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是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的基层和重点,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状况直接影响着这项工作的成效。文章以陕西省农村为调研对象,发现基层在综合治理出生性别 比工作中存在工作主体认识不到位、工作客体行为被动、工作过程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主体认识水平、以信息化城镇化为手段营造生育文明环境、建立有效机制规范工作行为等对策,以期促进农村基层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的开展。
    “少生快富”工程对统筹少数民族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作用分析
    郭志仪,金文俊
    2010, 34(6):  104-109. 
    摘要 ( )   PDF (1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认为"少生快富"工程的实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降低少数民族妇女生育水平、减少贫困人口等多重积极 效应。并对"少生快富"工程可能会在今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少生快富"工程的远景发展应逐步归于以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