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7-29
    论文
    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寿命水平和死亡模式的再估计
    王金营
    2013, 37(4):  3-18. 
    摘要 ( )   PDF (10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采用留存率方法和布拉斯罗吉特生命表法对1990年以来三次人口普查的低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年龄别死亡概率、寿命水平进行重新评估计算。结果发现,低龄人口0~4岁漏报较为严重,特别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不仅仅0~4岁人口死亡漏报严重,而且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也相当严重。根据重新修正的分性别、分年龄别的死亡概率数据,构建生命表,分别计算得到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出生预期寿命,1990年我国男性出生预期寿命为67.33岁,女性为71.70岁,2010年男性为71.58岁,女性为78.26岁。进入21世纪的前10年我国寿命水平提高快于2000年之前的20年。
    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十二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王玉君
    2013, 37(4):  19-32. 
    摘要 ( )   PDF (5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利用2009年十二个城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归属感在农民工城市定居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各因素直接或通过城市归属感间接影响其定居意愿。受教育时间越长、未婚、工作需要技能以及配偶或恋人在同城的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定居。参与正式住房市场、与本地人的互动、掌握方言的熟练程度不仅直接对城市定居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且积极影响归属感从而间接提升其定居意愿。农民工社会网络对定居意愿的直接负面效应大于其通过归属感带来的间接正面效应。受歧视经历和性别也通过影响归属感间接影响城市定居意愿。模型结果表明进一步区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重要意义。
    惯性增长下的人口再生产:全国及省级变化
    宋健,范文婷
    2013, 37(4):  33-42. 
    摘要 ( )   PDF (5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人口仍处于惯性增长阶段,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且总人口规模不断增加,然而在此表象下,人口再生产模式已呈现萎缩型。文章利用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别计算了2000年和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再生产指标,并借助净再生产率和平均世代间隔指标对各地区的人口再生产模式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陆地区人口的内在自然增长率已低于-20‰,人口净再生产率接近0.5,蕴含巨大的负增长惯性势能;31个省市自治区呈现一致的人口再生产缩减态势,且新世纪前10年区域间的差异在缩小;平均世代间隔不断扩大,平均水平已突破28年;部分地区呈现"极晚育极少生"的态势。文章还就数据质量对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讨论。
    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与城市融入
    田明
    2013, 37(4):  43-55. 
    摘要 ( )   PDF (5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快,城市更换频率高,频繁的空间流动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基于东部6城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空间流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决定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和在城市居留时间长短的因素。研究显示:从个人因素来看,外出年限、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的决定因子。从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家属随迁状况、收入、就业行业、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状况与否、与当地的社会关系等会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在某一城市居留时间的长短。农业转移人口个人特征及个人与流入城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能力。城市融入能力越高,空间流动速度越慢,在城市居留的时间越长。
    “数字乱象”或“行政分工”:对中国流动人口多元统计口径的认识
    韦艳,张力
    2013, 37(4):  56-65. 
    摘要 ( )   PDF (6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动人口的统计口径左右着流动人口总量的结果。我国流动人口的统计已经形成定期人口普查、常规行政统计、年度调查、抽样调查等多元的数据采集体系。文章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历史资料文献和深度访谈,通过对各部门流动人口定义的详细解读和比较分析,明晰各种统计口径在界定流动的时间和空间单元、登记统计方式等方面存在历史差别、部门差别和地区差别,澄清不同版本流动人口总量不一致的原因。文章认为,各种统计口径在流动的时间、空间单元和登记方式等方面的尺度标准并不统一,且随着社会经济变化多次调整而造成的这种"乱象",既与不同职能部门的行政分工和数据采集目的不同有关,也与各地户籍改革、城乡一体化综合试验进程不同步有关。
    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
    盛亦男
    2013, 37(4):  66-79. 
    摘要 ( )   PDF (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化迁居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文章利用2010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分析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的现状,对家庭化迁居的概念、类型进行重新界定。按照家庭迁居程的差异,将流动家庭划分为已完成迁居和未完成迁居的家庭。数据分析表明,家庭的经济水平、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等因素,使家庭在迁居方式与进程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家庭分批迁居的过程中,不同批次迁居的成员呈现出家庭内成员身份、人力资本存量、迁居时间间隔等方面的选择性特征。文章认为对人口流动家庭化迁居现象应采取"支持"型的政策导向,并为建立流动家庭管理服务体系提出政策意见,即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类型的流动家庭服务体系。
    中国半城镇化研究
    李爱民
    2013, 37(4):  80-91. 
    摘要 ( )   PDF (9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全国第六次普查数据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和288个地级以上城市半城镇化特点、形成机制以及解决路径。研究表明:全国80%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半城镇化现象,且高常住人口城镇化往往伴随高半城镇化和低户籍人口城镇化。半城镇化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加重的趋势,华南地区半城镇化程度最高,东北、西南最低。东部地区以高、中度半城镇化为主,中部地区以中、低半城镇化为主,西部地区以低、中度半城镇化为主。随着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半城镇化程度由轻向重转变。省会以上城市中,半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广州、乌鲁木齐。非省会城市中,半城镇化程度最高的是深圳,其次是东莞。半城镇化最低、户籍人口城镇化最高的地级市为伊春。
    婚姻满意度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申顺芬,林明鲜
    2013, 37(4):  92-102. 
    摘要 ( )   PDF (8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依据2010年在山东省进行的"婚姻满意度调查"数据,探究了影响婚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在样本夫妇中,93%对自己的婚姻表示满意,其余7%的夫妻对自己的婚姻表示不满意。婚姻满意度在不同年龄、婚龄、性别、职业、学历、婚姻状况(是否初婚)、收入、健康状况、婚姻观、家务观、夫妻交流时间、子女数量的夫妻之间存在差异。而夫妻交流时间、婚姻观、是否初婚和健康状况对婚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影响。即夫妻交流时间越长,健康状况越好,婚姻满意度越高;初婚比再婚的夫妇婚姻满意度更高;反对"没有爱情就应该离婚"的观念的、同意"妻子应该更多地从事家务"的夫妇,婚姻满意度更高。婚姻家庭观念保守是在多数山东夫妻婚姻稳定和婚姻满意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的代际居住模式——来自2007年和2010年江苏调查的发现
    王磊
    2013, 37(4):  103-112. 
    摘要 ( )   PDF (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7年、2010年江苏省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调查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代际间居住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子女婚后与父母的居住模式以同住为主流,仅有30%的子女婚后独住,其中城市子女更多独住(接近40%)而农村子女更多与父母同住(超过75%);代际交换需求显著增加代际间同住的可能性,其中,子女的抚幼需求比父母的照料需求更有效;代际间居住模式的改变更多地受到子女抚幼状况的影响,父母的照料需求的影响相对不明显。代际关系重心向下偏移,代际间居住模式的变化没有明显表现出对于父母照料需求的及时反应,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进程中的居家养老面临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