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3-29
    论文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适度人口研究
    童玉芬,王静文,梁钊
    2016, 40(2):  3-11. 
    摘要 ( )   PDF (1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既能够符合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同时又能达到一定生活水准和发展目标,它是制定中国未来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采用可能-满意度模型(P-S法),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概念及其内在机制分析,提取自然资源、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三方面中的12个指标,以2030年和2050年为目标时间点,分别计算单个因子和多种方案下对应的适度人口规模。结果表明:在各种主要资源环境约束下,若我国2030年的人口规模介于11.57~13.22亿人之间,2050年介于14.65~16.26亿人之间,则可以实现最低的临界适度目标;若2030年和2050年总人口能分别达到9.86~11.11亿人和11.88~13.89亿人,则可以实现理想的适度人口目标。未来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始终是水资源;2030年之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进一步趋紧,之后直到2050年后将趋于好转。 

    省级区域人口吸引力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影响与启示
    张耀军,巫锡伟,张敏敏
    2016, 40(2):  12-22.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革开放促进了区域联系,人口流动也越发频繁。人口之所以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外一个地区,是因为流入地对其有吸引力。文章使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得到的省际人口流动矩阵,借鉴测度吸引力的RIA指标,测算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口吸引力。结果显示:以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为代表的东部沿海的优化开发区吸引力最大,以山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为代表的中西部偏远的限制开发区吸引力最小。为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利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顺利实施,优化开发区要促进产业升级、合理控制人口规模,重点开发区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提升产业层次;限制开发区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做好精准扶贫。 

    家庭转变的动态过程及其环境负载研究
    傅崇辉
    2016, 40(2):  23-37. 
    摘要 ( )   PDF (7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家庭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家庭结构变化对资源环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构建并验证了中国家庭转变模型。中国家庭转变呈现区域性特征,发达地区家庭转变分界点为1975年和2003年,并已进入家庭转变的末期;发展中地区家庭转变分界点为1981年,第二分界点还没有到来。家庭转变的环境影响分析显示,家庭规模变化产生的环境效应全面超越人口数量变化的效应,成为仅次于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从家庭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家庭转变会导致家庭消费品效率的损失,在享受家庭转变带来的社会福利时,也不能忽视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压力,发展中地区应积极总结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发达地区的相关环境危机重演。 

    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模式与差异——基于潜类别分析的方法
    侯亚杰,姚红
    2016, 40(2):  38-49. 
    摘要 ( )   PDF (2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以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潜类别分析(LCA)的方法探索了流动人口身份认同模式,同时还探究了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之间的人口学差异。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模式可以划分为拒绝型、一致型和矛盾型三种类型;城-城流动人口与乡-城流动人口之间在身份认同模式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一部分流动人口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存在着一种矛盾心理;新生代流动人口,特别是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对于自身的市民身份是排斥的;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以及所居住的城市类型是影响其身份认同模式的显著因素;在流入地城市长期生活是提高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人际交流互动是促进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与家人同住将改善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

    选择性、传统还是适应:流动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研究
    杨凡,陶涛,杜敏
    2016, 40(2):  50-62.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正在改变着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观念,传统生育观念中的男孩偏好逐步弱化。文章梳理了流动对人们生育观念影响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在控制了人口流动的选择偏差的条件下,比较了从未流动的农村育龄妇女和有流动经历的农村育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了"流动时是否与丈夫在一起"的经历对农村育龄妇女男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流动经历和没有流动经历的妇女在男孩偏好方面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流动的选择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源于流动使妇女的生育观念更为现代化,弱化了她们的男孩偏好。但是,流出地的文化传统依然通过家庭和社区影响着妇女生育的性别偏好。

    外来人口、户籍制度与刑事犯罪
    王同益
    2016, 40(2):  63-74. 
    摘要 ( )   PDF (1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中国不断攀升的犯罪率,文章借助1997~2013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和PMG模型研究了外来人口比重与刑事犯罪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考察了户籍制度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研究发现,在过去的户籍制度下,外来人口比重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刑事犯罪率,但这主要是由外来人口中的暂住人口的增加导致的,户籍迁入人口的增加没有对犯罪率产生显著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放松户籍管制、提高外来人口获得当地户口的概率(入户概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刑事犯罪率,而且当入户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外来人口的增加将不再对犯罪率产生显著的影响。文章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和犯罪的机会成本出发为理解外来人口与犯罪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
    翟振武,郑睿臻
    2016, 40(2):  75-87. 
    摘要 ( )   PDF (4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全球将不可逆转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进入持续40年的高速老龄化时期。中国多数人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会抑制中国经济的增长,甚至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也同样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但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却对美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做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开支会有显著影响,但对劳动生产率和创新的影响很小,对资产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影响。老龄化导致的私人资产积累甚至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整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温和的。这些观点和结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对策
    姚宏文,石琦,李英华
    2016, 40(2):  88-97. 
    摘要 ( )   PDF (1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农村居民为6.92%,城市居民为13.80%;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2.81%,西部地区为6.93%,中部地区为7.10%;女性健康素养水平为9.73%,男性为9.23%。以知、信、行为导向,城乡居民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为20.42%、基本技能素养为12.4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10.62%。以健康问题为导向,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11.59%、传染病防治素养17.12%、基本医疗素养8.30%、安全与急救素养43.53%、科学健康观素养32.12%和健康信息素养18.46%。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城乡、地区和人群差异。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率的效应差异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刘铠豪
    2016, 40(2):  98-112. 
    摘要 ( )   PDF (1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通过扩展世代交叠模型,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一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在城镇地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均产生正向影响,且该正向影响都随收入增长率的提高而减弱;而在农村地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均产生负效应,少儿抚养比的负效应随收入增长率的提高而增强,老年抚养比的负效应却呈现"倒U型"特征。研究结论表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在中国只适用于城镇地区,并不适用于农村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率的效应差异十分显著。城镇地区少儿抚养比的大幅下降和农村地区老年抚养比的持续上升是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走低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口学会年会(2016)征文通知
    2016, 40(2):  113-11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中国人口学会拟于2016年7月21~24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中国人口学会年会(2016)’’。年会不收取注册费,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实际工作者等踊跃参加。1.征文参考专题。年会关注全面两孩政策下人口与发展相关问题,包括深化人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