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29
    论文
    论全面两孩政策
    王培安
    2016, 40(1):  3-7. 
    摘要 ( )   PDF (1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6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最新公布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文章论述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内涵、决策过程及出台的时机,提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需要做好的几个方面工作,包括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做好政策衔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生育保障。我国的人口国情决定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今后的人口计生工作应该转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优化结构、合理分布、注重服务家庭,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
    19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变化历程
    张震
    2016, 40(1):  8-21. 
    摘要 ( )   PDF (1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伴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寿命不均等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即社会成员能在多大程度上公平地分享寿命延长的成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经历了快速增长。但是,截至目前鲜有关注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研究。文章利用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世界人口死亡率和经济发展数据,考察19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变化历程,并对之进行历史纵向和国际横向比较。研究发现,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中国不仅实现预期寿命的持续增长和寿命不均等的大幅下降,并且能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上把寿命不均等降到全球极低的水平。这反映出中国在促进健康公平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未来中国在人口寿命不均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中国“大跃进”时期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研究
    米红,贾宁
    2016, 40(1):  22-37. 
    摘要 ( )   PDF (8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往文献对中国1958~1961年"大跃进"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的估计缺乏深入、微观的研究。文章基于改进的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以官方统计的分年龄别死亡率数据为基础进行回推,重构"大跃进"时期我国历年单岁组死亡率,并逆向预测估算在假定没有饥荒的情况下,"大跃进"时期正常状态死亡人口数量。继而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当时总死亡人口的估计,对因饥荒而导致的"大跃进"时期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进行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估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跃进"时期人口非正常死亡现象主要发生在1958~1961年间,如果不发生饥荒,则4年正常死亡人口介于4339~4385万人。由于饥荒的发生,非正常死亡人口介于1624~2337万人。评估分析表明,"大跃进"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估算中值不会高于1980万人。 
    中国“十三五”时期劳动供给和需求预测及缺口分析
    张车伟,蔡翼飞
    2016, 40(1):  38-56. 
    摘要 ( )   PDF (13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劳动供给和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对"十三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中国劳动供求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并使用脱离教育人数法预测了每年新增劳动力的规模和结构,结合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就业弹性变化规律预测了劳动需求变化。预测结果显示:"十三五"时期,新增劳动力供给规模稳中略降,年均增加1568万人,劳动需求增长也比较平稳,年均增加1542万人,劳动供求呈现基本平衡的格局。不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却在不断加大,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文章在对劳动供求缺口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测算了"4050"人员、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失业人员中的规模,并就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从人口转变到人口均衡
    郭震威,王颖
    2016, 40(1):  57-68. 
    摘要 ( )   PDF (6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快速实现人口转变,使老龄化社会于世纪之交提前到来。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和技术、制度条件下,统筹解决好人口总量较大与结构矛盾突出的"两难"问题,成为现阶段人口均衡发展的基本命题。如果及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并择机进一步调整人口及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将妇女生育水平提高到1.8左右并逐步回归到更替水平上下,那么,未来三、四十年,我国人口将趋向于一个稳定人口,年龄构成和城乡构成将大体稳定下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约为1/3,老龄化程度达到发达国家的整体水平,但仍低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水平,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届时,人力资本积累居世界前列,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人口自身各要素之间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可望保持总体协调。
    中国1970年以来二孩生育间隔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翠玲,刘鸿雁,王晓峰
    2016, 40(1):  69-86. 
    摘要 ( )   PDF (11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利用121县人口监测系统大样本微观历时数据,分析了我国1970年以来二孩生育间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二孩生育间隔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前的长期稳定、1990~2005年间的持续上升和2006年至今的缓慢下降,这种历史变动与我国生育间隔规定呈明显动态关联。文章认为,我国生育间隔规定是针对"早、密、多"生育模式的政策调控,在当前群众主动推迟生育、城乡普遍晚婚晚育、低生育水平长时期持续的背景下,生育间隔规定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力和作用空间在减小,继续执行以"晚、稀、少"为导向的现行生育间隔规定的前提已不复存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70后人群的大间隔生育将是未来不可忽视的一种生育特点,对生育间隔的关注应从人口调控的政策导向逐渐过渡到健康导向。 
     “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较及启示
    张晓青,黄彩虹,张强,陈双双,范其鹏
    2016, 40(1):  87-97. 
    摘要 ( )   PDF (1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育意愿是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为预测生育水平提供重要参数。通过对山东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大样本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两类政策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理想子女数基本相同,且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观因素、地区差异及户口性质、文化程度、现有1孩性别等对两类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是类似的;生育安排、不愿意生育的主观因素、属相偏好等则存在显著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有1孩性别、年龄、地区因素、主观因素等对两类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家庭更主要从一个孩子的风险性方面考虑二孩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家庭则更多从自身养老和精神需求的角度做出二孩生育选择。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城市老年人口调查数据
    王琼
    2016, 40(1):  98-112. 
    摘要 ( )   PDF (1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利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城市老年人数据,研究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试图从需求层面探索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的原因。研究表明,城市老年人有较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然而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却较低。影响因素方面,崇尚节俭和为子女着想等传统文化因素确实抑制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而"未富先老"限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却是一个过于笼统的论断,在某些细分产业内,"未富先老"的负面作用并不那么明显。此外,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和康复护理服务需求的硬约束。儿子和女儿则在为父母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发挥了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