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7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7-29
    论文
    鼓励按政策生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王培安
    2017, 41(4):  3-7. 
    摘要 ( )   PDF (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实施后,政策效果明显,出生人数符合预判。在育龄妇女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数增幅明显。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有序推进,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正在构建,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陆续推出。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当前5 个领域的重大问题急需 关注和研究:一是把握人口自身发展规律,保持适度生育水平; 二是厘清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构建家庭友好的社会政策环境; 三是科学研判人口与经济互动关系; 四是探索流动人口和城镇化问题,提供 促进人口合理分布的创新方案; 五是把握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将中国人口发展纳入全球视野观测和分析。中国处于人口发展的历史转折期,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等取得丰硕成果的开创性实践,为中国人口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人口研究取得前沿性突破提供了良好机遇。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劳动供给变动及其经济影响
    朱勤,魏涛远
    2017, 41(4):  8-21. 
    摘要 ( )   PDF (9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研究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未来劳动供给的变动趋势及其经济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 CGE) 模型,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差异纳入劳动供给要素的考察范围,定量评估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总量、有效劳动总量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劳动力要素价格、经济产出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有效劳动供给在达到峰值后的降速将快于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的变动,且更具波动性; 在以有效劳动衡量劳动供给变动的模拟情景下,21 世纪上半叶中国 GDP 增长率的降速将快于只考虑人口总量或劳动力总量变动的情景; 若只考虑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而忽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异质性,则有可能低估未来经济增长。
    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死亡率变动趋势
    曾毅,冯秋石,Therese Hesketh,Kaare Christensen,James W. Vaupel
    2017, 41(4):  22-32. 
    摘要 ( )   PDF (7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对“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近两万名80 ~105 岁高龄老人的数据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使得 2008 年高龄老人存活概率和自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 1998 年有显著改善。 医疗条件进步使健康较差高龄老人被“救”存活率提高,使 2008 年高龄老人客观量测的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比10 年前显著下降; 这给社会和亿万家庭带来严峻挑战。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提高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成本 ; 但它不是以往不少国际文献解释这一现象时所称的“胜利的失败”,所以没有必要为此恐慌,而需要全社会积极应对,努力实现人口健康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肖祎平,杨艳琳
    2017, 41(4):  33-45. 
    摘要 ( )   PDF (4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利用中国 1987 ~2015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首先分别考察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 劳 动年龄人口比重每增加1 个百分点,实际人均 GDP 增加 1. 9%,劳动年龄人口中最具生产力劳动力比 例每增加 1 个百分点,实际人均 GDP 增加 1. 7%; 其次,测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 果显示:1987 ~2015 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 14. 69%,同时预测结果表明 2015 ~2020 年间中国人口红利窗口将会关闭; 再次,利用分解分析研究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增加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的实证研究
    彭希哲,宋靓珺,黄剑焜
    2017, 41(4):  46-59. 
    摘要 ( )   PDF (2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利用 2014 年中国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 CLHLS) ,将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 作为理论框架剖析中国失能老年人群对长期照护服务使用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 安德森模型 中的 3 类变量中只有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对服务的选择产生了显著影响,前倾因素则不显著。据此, 文章得出与前人研究不同的结论:在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境和文化背景下,老人对于长期照护服务的使 用更多的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即便个人有使用某种健康服务的特征和倾向,但仍受制于政策环 境、个人与家庭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能力和需求要素。此外,文章引入家庭照料者意愿这一变量,对 安德森模型进行本土化改造的探索,并对服务需求评估工具、家庭发展能力和社区服务未来走向等内 容进行深入探讨。
    2015 ~ 2100 年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
    翟振武,陈佳鞠,李龙
    2017, 41(4):  60-71. 
    摘要 ( )   PDF (9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 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 201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 2015 ~2100 年的人 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 2029 年左右迎来峰值,此 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 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 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 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 攀升,于 2053 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 21 世纪前半叶将快速提升,但到 了 21 世纪后半叶,老龄化进程将逐渐放缓。
    互助与合作: 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模式研究
    刘妮娜
    2017, 41(4):  72-81. 
    摘要 ( )   PDF (5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将“自助—互助” ( 守望相助) 理念寓于社会养老之中,把老年 人力资源组织动员起来作为主要服务力量,为老年人提供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 它与中国农村传统家庭照料弱化以及激增的老年人无人照料难题相适应,与中国农村传统乡土本色 和现代转型相协调,并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近年来不少 农村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发展互助形式的养老,形成一些可复制经验。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应该 以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为目标,以“自助—互助”的理念与行动为核心,有效利用农村老年人力资 源,在发达农村与欠发达农村差异化发展中,解决好快速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问题。
    户口迁移与户籍人口城镇化
    侯亚杰
    2017, 41(4):  82-96. 
    摘要 ( )   PDF (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户口迁移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 2013 年全年户 口迁移业务的数据分析,系统考察中国人口的户口迁移现象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研究结果显 示: 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惠及所有人群,需要利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来弥补政策的不足; 三类大城市 城镇户口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大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应当在严格控 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向中低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有序、适当开放;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对于高层 次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为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应该将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做大、做强; 提高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关键环节在于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妥善安排,在此过程中要防止“半城镇化”现 象的出现。
    城乡已婚者主要生命阶段家户结构分析 ——以 1982 年以来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
    王跃生
    2017, 41(4):  97-112. 
    摘要 ( )   PDF (5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 年以来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乡已婚者在主要生命阶段的居住方式既有相 同或相似表现,也有差异。2000 年和 2010 年城市新婚者多组成独立生活单位,农村则为与父母同住 比例最大。1982 年和 1990 年,城乡初育妇女均以在核心家户生活为主导,至 2000 年城市 20 岁组初 育妇女中的核心家户比例下降, 25 岁组依然以核心家户为主; 2000 年农村这两个年龄组初育妇女中 的核心家户比例均较之前明显下降。在养育子女阶段,1982 年和 1990 年不同年龄组多子女妇女中有 较高比例的标准核心家户。城乡 4 个时期夫妇“空巢”峰值均在 65 岁组,有配偶老年夫妇独住峰值在 75 岁组及上下,老年夫妇健在时独住逐渐成为主要居住方式。城乡丧偶老年人的家户并未出现普遍 “解体”,与已婚子女同住仍是主要做法,但“解体”趋向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