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1-29
    论文
    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
    王培安
    2014, 38(6):  3-15. 
    摘要 ( )   PDF (1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阐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分析人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概括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介绍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及进展情况。文章指出,40多年的计划生育实践,推动了人口转变的提前到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人口系统外部均衡发展的趋势。但是,人口系统内部的各类问题逐渐积累,将在本世纪中叶以前集中爆发。本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口发展能不能实现内部和外部均衡,取决于目前和今后的生育水平,需要现在就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引导。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已经由控制人口增长为主转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顺应新的形势,转型发展。
    中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的再估计
    陈卫,杨胜慧
    2014, 38(6):  16-24. 
    摘要 ( )   PDF (1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再度得到了极低生育率,引发了很多研究的重新估计和讨论,似乎重复着10年前的争论。直接使用人口普查数据、使用调整的人口普查数据、使用其他来源的数据的研究得到的估计结果依然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使用人口普查中提供的两项生育数据,即妇女的曾生子女数和普查前一年的生育状况数据,应用Brass提出的生育率间接估计P/F 比值方法,对中国2010年的总和生育率进行了间接估计,得到的结果为1.66。对于P/F 比值,在20~24 岁至35~39岁年龄组上都保持着较为平稳一致的值,即为1.4左右。这表明在过去的15年里,中国的生育水平一直变化平稳,没有出现进一步的下降趋势。文章还对使用这种间接估计方法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空间不平衡、人口流动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
    杨成钢,曾永明
    2014, 38(6):  25-39. 
    摘要 ( )   PDF (6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提出了“人口流动是否对FDI 区域选择有影响及影响的空间差异”的研究议题;考察了中国1995~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流动和FDI 的时空演变轨迹和耦合关系。主要结论有: (1) 全局Moran's I 显示,中国FDI和流动人口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著; (2) FDI 和流动人口重心位于我国华中核心地区; 两者自1995~2005年都有自西向东的演变趋势,但2005~2010 年开始向西转; FDI、省内和省外流动人口三者重心演变轨迹有一定的空间差异; ( 3) 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人口流动、政府服务和经济发展对FDI空间选择的影响,证实了人口流动、尤其是跨省流动对中国FDI的区域差异和空间选择具有重大影响。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模型主要包括: 空间重心演变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中国省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演进
    逯进,郭志仪
    2014, 38(6):  40-56. 
    摘要 ( )   PDF (4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讨论了我国省域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的变动规律,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耦合观视角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之特征,并对二者耦合程度的演化规律做出了理论解析。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都存在稳定的正向协调演进机制,但总体看二者的耦合度并不高,且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从空间上表现出由东至西依次递减态势; 同时,还表现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宜性特征。此外,各区域都存在耦合衰退趋势,这意味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与人口迁移将出现逆向变动趋势,未来由高素质人力资本迁移带动的经济增长特征将愈发明显。
    老年标准和定义的再探讨
    翟振武,李龙
    2014, 38(6):  57-63. 
    摘要 ( )   PDF (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定义在老龄社会中是事关基础、涉及全局的问题。文章在总结老年定义历史经验、明确老年定义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建构老年定义的理论框架、提出老年定义的动态标准和科学依据。从“年轻”状态到“健康”状态再到“自理”状态,是一个关系清楚、层级鲜明的老年定义体系,代表着社会经济领域中从生产方面到生活方面对老年的不同认知。基于专门的社会调查,分别构建“年轻”状态、“健康”状态和“自理”状态生命表,文章从生产生活的不同维度上定义老年,动态、科学地反映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用年龄为老年划线更加有理有据。定义的改变将重新绘制老龄研究蓝图、重新建构老龄社会形态,更有效设计应对老龄社会的制度与政策。
    中国老年人宗教信仰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杜鹏,王武林
    2014, 38(6):  64-75. 
    摘要 ( )   PDF (1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利用2010 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全国性数据,对中国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宗教信仰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老年人宗教信仰进行诠释,揭示老年人宗教信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回答老年人何时、为何信仰宗教。从信仰宗教老年人的性别构成来看,女性老年人是宗教信仰的主体。通过对老年人宗教信仰时间和原因的分析发现,中年和晚年是老年人信仰宗教的高峰时期,这是因为中晚年生命历程转变时期老年人面临的疾病、家庭、婚姻、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压力的挑战。进一步研究发现,老年人宗教信仰受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婚姻家庭、城乡地区、社会保障和社会参与等五类因素的显著影响。文章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合理引导老年人的宗教信仰。
    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变动趋势:队列视角的考察
    巫锡炜
    2014, 38(6):  76-91. 
    摘要 ( )   PDF (4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文章考察了教育结果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以及它们如何随着队列推移而变动的趋势。主要有两点发现: 第一,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教育结果不平等程度均随着队列的推移而上升,但幅度呈减弱的趋势; 该上升态势的原因主要在于,随着队列推移,初中升高中这一转换层级上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不断上升,同时,处于该层级转换的人口比例提高、通过该层级转换的预期收益增加使得该层级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第二,在所有队列中,男性的教育结果不平等始终低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女性在不同转换层级上始终面临着更大的机会不平等,而各级转换重要性的性别差异随着队列推移已趋于消失。最后讨论了文章所具有的方法论和实质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和红,任迪
    2014, 38(6):  92-103. 
    摘要 ( )   PDF (1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利用“2010 年中国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调查”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融入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状况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1.4% 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目前的健康状况比离开老家时变好,64.0%的人认为目前的健康状况与离开老家时相比没有变化,14. 6% 的人认为目前健康状况变差。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平均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父母都无疾病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健康状况变好; 而流动时间为“5~10年”组和“10年及以上”组、压力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健康状况变差。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程度较低,相关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状况。
    继往开来,奋发有为,进一步推动人口科学繁荣
    陆杰华,缪巧霞
    2014, 38(6):  104-109. 
    摘要 ( )   PDF (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