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29
    人口政策研究
    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保障风险与政策回应
    穆怀中, 范璐璐, 陈曦
    2021, 45(1):  3-18. 
    摘要 ( )   PDF (13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障老年人口退休期基本生活需求是养老保险制度核心功能,也是“后疫情时期”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预期寿命延长趋势下,退休期养老金保障风险以及在养老保险生命周期精算平衡约束下的政策回应是“后疫情时期”提高民生福利和提振消费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预期寿命延长会导致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下降程度加大,增加退休后期养老金保障风险;提高高龄退休人口养老金调整指数是现实政策解决保障风险的着力点,其实质是提高调整水平,但会加剧养老保险生命周期精算失衡风险;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标准难以破解提高保障水平和保持精算平衡的“两难”困境,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以及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预期寿命与养老金调整指数联动可以实现提高保障水平和保持精算平衡的帕累托改进。
    低生育率时代儿童照顾政策的需求层次与结构
    杨雪燕, 高琛, 卓井文
    2021, 45(1):  19-35. 
    摘要 ( )   PDF (21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西安市育龄人群调查,分析了儿童照顾政策需求层次与结构。研究发现,托育服务与二孩税收减免分别处于育龄人群政策需求的第一与第二层次,对于不同子女数的育龄人群而言,养育指导、延长产假、延长陪产假与二孩现金补贴所处政策需求层次存在差异;半数以上育龄人群对多项政策有较高需求,其需求结构可分为政策高需求组、服务政策需求组、经济-时间政策需求组、经济-服务政策需求组、时间-服务政策需求组及政策低需求组6种类型;其需求结构受到个体特征(如受教育年限、再生育意愿、养育责任认知)与家庭特征(如家庭年收入、夫妻就业状态、子女数量、父母与祖辈照顾程度)显著影响。建议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儿童照顾领域政策供给重点。
    不确定性对人口趋势研判及决策的影响
    张震, 李强
    2021, 45(1):  36-49. 
    摘要 ( )   PDF (26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确定性是人口动态过程的基本特征,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而不断变化。科学处理人口不确定性是进行知情决策的关键。在梳理人口不确定性的来源、形成机制和特点,以及对确定性预测和随机人口预测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析的基础上,实证剖析了近年来中国出生人口数、总人口规模以及区域人口规划的不确定性,阐释忽视不确定性可能造成的对人口形势的误判,讨论如何正确解读随机人口预测结果和人口不确定性的政策含义。中国亟需深化人口不确定性理论和方法领域的研究,加强随机预测方法的应用与推广,为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不确定性和提高人口知情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人口流迁
    流入城市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
    于潇, 徐英东
    2021, 45(1):  50-67. 
    摘要 ( )   PDF (11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引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流动人口进行家庭异质性分解,检验家庭生命周期变量在流入城市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住房可负担性对家庭形成期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挤出效应更强;公共服务水平对家庭扩张期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引力效应更强;社会融入度对家庭萎缩期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引力效应更强;在家庭形成期,住房可负担性挤出效应对低学历、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在家庭扩张期,公共服务水平引力效应对高、低学历和高、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在家庭萎缩期,社会融入度引力效应对低学历、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使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流入城市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的群体异质性,有助于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生育研究
    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庄亚儿, 姜玉, 李伯华
    2021, 45(1):  68-81. 
    摘要 ( )   PDF (17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妇女生育意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2017年,中国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96,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76。199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70。现有1孩、尚未生育妇女的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分别为1.29、1.60,预示我国妇女的生育率存在着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打算生育3个孩子及以上的妇女比例为9.3%,前2个均为女孩的该比例为45.6%。31个地区平均理想子女数的方差为0.03,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的方差为0.07,打算生育子女数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抑制了生育意愿并减少了生育数量,但在未能达到满意的子女性别构成而倾向继续生育的情况下,男孩偏好起到了增强生育意愿和增加生育数量的作用。
    人口与经济
    “第二次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理论渊源、作用机制与数值模拟
    王树
    2021, 45(1):  82-97. 
    摘要 ( )   PDF (32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系统梳理“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剖析其内在作用机制,基于双重资本深化的视角对中国的“第二次人口红利”进行重新审视和预判,运用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内在驱动机制主要源自“人口预期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的持续作用;适度的老龄化有助于“人口预期红利”的形成,适度的低生育率同样有利于“人口质量红利”的延续;由“人口预期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所引发的双重资本深化效应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过度的老龄化和过低的生育率都会削弱这样的促进作用。因此,现阶段需要实施相应的人口经济政策来保障中国能够成功收获“第二次人口红利”。
    中国家庭户规模结构变动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傅崇辉, 傅愈, 伍丽群, 魏倩, 焦桂花
    2021, 45(1):  98-113. 
    摘要 ( )   PDF (16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中国的平均家庭户规模和家庭户规模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用于居民消费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发现,平均家庭户规模在2.5人/户左右波动,形成了以1、2人户占比上升,3、4人户为主,5~7人及以上户占比下降的家庭户规模结构变化特征;1人户和2人户占比的上升是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家庭因素,家庭户规模结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强度超过了消费水平;人口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变化有其自身的惯性,对于居民消费的增长具有刚性作用,在趋势情景下,人口因素的消费拉动作用下降、家庭因素的消费促进作用上升。家庭户规模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深刻影响,政策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家庭户规模结构变化的潜在影响。
    人口与社会
    家庭陷入困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郭静, 陈诗璐, 周庆誉
    2021, 45(1):  114-128. 
    摘要 ( )   PDF (13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父/母服刑会导致家庭陷入困境,其带来的一系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会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重要影响。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利用“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数据,研究父/母服刑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视角分析父/母服刑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服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家庭精神环境和社会交往、社会欺凌是影响该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与普通儿童相比,该儿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更容易受到诸如抚养人打骂、不良社会交往等负性事件的影响。对于父/母服刑的困境家庭儿童而言,在重视其家庭精神环境的同时,更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对该群体的偏见和歧视,改善其成长环境,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