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章信息

    人口流迁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城乡二元结构下中国人口流动格局及其解释——基于流向别的考察
    张耀军, 陈芸, 巫锡炜, 齐婧含
    人口研究    2024, 48 (2): 118-132.  
    摘要175)      收藏
    研究人口流动格局对于理解区域人口增减分化、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省际人口流动划分为乡-乡、乡-城、城-乡和城-城4类,并基于空间自回归负二项模型,考察4类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乡-城、城-城人口流动在省际人口流动中的比例上升,乡-乡人口流动的比例下降;4类人口流动网络呈现不同的空间特征,乡-乡、乡-城人口流动呈自西向东趋势,城-乡、城-城人口流动更加多元且出现双向流动趋势;中国人口中心正由单一城市(省份)转向城市群;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乡-乡、乡-城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但影响城-乡、城-城人口流动的因素更加复杂多样且经济因素的影响减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最新状况和变动趋势:2010~2020
    吕利丹, 梅自颖, 李睿, 李姝, 阎芳, 王旭, 段成荣
    人口研究    2024, 48 (1): 103-117.  
    摘要977)      PDF (14931KB)(178)    收藏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和问题是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要素畅通流动的关键。在厘清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概念和估计口径的基础上,以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2010年以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年龄和性别结构、地区分布、居住安排等重要人口学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考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入园)机会、在校情况和超龄就学等最新教育状况及其发展态势。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依然庞大,留守可能性与年龄和性别存在密切关联;随着母亲外出趋势增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更普遍的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与农村儿童整体相比不再有明显优势,且面临更严重的超龄就学问题。应继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1960年以来中国周边邻国国际移民的变迁趋势
    段成荣, 闵欣伟
    人口研究    2023, 47 (5): 102-114.  
    摘要200)      PDF (1277KB)(172)    收藏
    利用世界银行全球双边迁移数据库和联合国全球移民存量数据库,对1960~2020年中国周边邻国国际移民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关注邻国国际移民的来华情况,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判。研究发现,60年间,中国邻国国际移民存量与邻国来华移民存量均呈现先减后增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此同时,中国邻国国际移民的目的地逐渐向欧美与海湾地区转移,不同邻国国际移民的目的地分布存在差异。在此期间,尽管邻国来华移民在全部在华国际移民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绝大多数邻国国际移民并未将中国大陆视为其主要目的地。结合中国未来发展前景与"一带一路"倡议等战略安排,可以预见中国今后将迎接更大规模的邻国国际移民。当前,需要在学术研究与相关政策制定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流动效应与户籍歧视效应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影响——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
    于潇, 陈筱乐, 解瑯卓
    人口研究    2022, 46 (2): 61-74.  
    摘要660)      PDF (14170KB)(162)    收藏
    从微观来看,流动决策和流动行为作为个体提高人力资本效率的理性选择,能够有效提高个体工资收入水平。但是,流动个体也面临来自流入地的各种歧视,这是抑制其工资收入提高的主要障碍。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提升和抑制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两种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对全样本而言,流动人口最终实际工资高于保留工资;分样本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动溢价效应高于户籍歧视抑制效应,东部地区的流动溢价效应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流动溢价效应低于户籍歧视抑制效应;流动人口间存在较大工资差异,低收入人群受到更强的户籍歧视,工资溢价更低,最终实际工资低于保留工资,高收入人群则从流动溢价效应中获益更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留城或返乡:城市住房对流动人口回流的影响
    张耀军, 陈芸
    人口研究    2022, 46 (2): 75-88.  
    摘要696)      PDF (12832KB)(219)    收藏
    城市住房是影响流动人口回流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高房价对流动人口的挤出效应,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住房价格和自有住房对流动人口回流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入地的高房价促进流动人口回流,而在流入地拥有自有住房则降低了流动人口回流的概率,并且在流入地拥有自有住房减弱了高房价对回流的促进作用。分地区看,高房价的挤出效应仅在中西部地区显现,在东部地区没有得到证据支持;分城市规模看,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住房价格的挤出效应先增强后减弱。这些结论为完善住房市场体系、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流动人口的流入地选择机制
    周皓, 刘文博
    人口研究    2022, 46 (1): 37-53.  
    摘要841)      PDF (16475KB)(236)    收藏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使用嵌套Logit模型,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地域单位,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讨论流动人口的流入地选择机制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中的流量样本与存量样本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且部分相同变量对两者具有不同作用;流动者个体所能切身感受到的社会经济回报在流入地选择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地级特征变量和个体特征变量的交互作用表明地区层级特征对流入地选择机制有异质性影响。结论认为,研究流动人口的不同问题时先要考虑使用流量样本还是存量样本;社会经济“预期回报” 而非纯粹的“预期收入”是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流入地选择是流动者基于个体特征、结合流入地特征而做出的综合性的理性决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性别视角下的迁移历程研究——基于中国1930~1969年出生队列的分析
    吕利丹, 赵翔宇
    人口研究    2022, 46 (1): 54-69.  
    摘要723)      PDF (13787KB)(179)    收藏
    利用2014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生命历程数据,探究中国1930~1969年出生队列的迁移历程及其性别差异,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解释重要生命事件(教育、就业、婚姻、生育)对男性和女性迁移历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出生年代人口的迁移历程呈现明显的队列差异和性别差异;与1940~1949年和1950~1959年出生队列相比,1930~1939年和1960~1969年出生队列在迁移高峰年龄(20~24岁)时的政策限制较少而终身累计迁移频率更高,性别差异也更显著;教育和非农就业转移会促进终身迁移机会,较早结婚和较多生育的作用则相反;非农就业转移对女性的多次迁移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会缩小男女之间的迁移差距;结婚和生育会降低迁移概率,而离婚会增加迁移概率,这些事件对女性的影响更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自然灾害冲击、政府赈灾重建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盛亦男, 杨旭宇
    人口研究    2021, 45 (6): 29-44.  
    摘要600)      PDF (14083KB)(201)    收藏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自然灾害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冲击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但洪涝、干旱、台风灾害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自然灾害冲击通过增加家庭农业收入损失、信贷需求与相对贫困感,提高劳动力流动的概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赈灾重建等政策的实施、较强的农村宗族网络为家庭抵御灾害提供了保障机制,降低农村劳动力“因灾外流”的可能性。相比而言,对于复杂自然灾害引发的劳动力外流,家庭抵御灾害能力相对有限,政策的及时干预十分必要并且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从自然灾害角度为解释中国人口流动问题提供经验依据,也为制定人口管理政策、建设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从离散到聚合: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分析
    扈新强, 赵玉峰
    人口研究    2021, 45 (4): 69-84.  
    摘要738)      PDF (7252KB)(542)    收藏
    通过分析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状况,从流动模式、过程和结果3个方面对流动人口家庭化的概念、类型进行重新界定,按照家庭化程度将流动人口家庭划分为离散型家庭和聚合型家庭。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呈现出从离散化向聚合化演进的趋势;流动模式从单一性转向多元化,呈现以家庭式流动为主的特征;流动过程遵循“夫妻一方先行”“夫妻共同先行”“其他成员先行”3种流动序列以及以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为主的“分”“合”路径;流动结果整体呈现出“聚合多、离散少”的家庭化状态。深入考察流动人口家庭化程度,有助于把握流动人口家庭基本状况,为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目标实现提供参考信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与流动人口就业质量
    刘涛, 王德政
    人口研究    2021, 45 (4): 85-99.  
    摘要498)      PDF (13436KB)(190)    收藏
    构建工作收入、工作时间和社会保障三维度综合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分析受教育年限与工作经验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路径。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及其各维度的影响程度都高于工作经验,且后者对工作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受教育年限能够通过职业层次和就业正规性的显著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就业质量,而工作经验对就业质量只有直接影响。从生命历程的角度解析教育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关键作用:迁移就业前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流动人口的职业层次,低层次就业者的工作经验边际回报更低、就业质量提升空间受到限制,进而加剧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群体分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流入城市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
    于潇, 徐英东
    人口研究    2021, 45 (1): 50-67.  
    摘要608)      PDF (1105KB)(260)    收藏
    引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流动人口进行家庭异质性分解,检验家庭生命周期变量在流入城市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住房可负担性对家庭形成期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挤出效应更强;公共服务水平对家庭扩张期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引力效应更强;社会融入度对家庭萎缩期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引力效应更强;在家庭形成期,住房可负担性挤出效应对低学历、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在家庭扩张期,公共服务水平引力效应对高、低学历和高、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在家庭萎缩期,社会融入度引力效应对低学历、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使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流入城市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的群体异质性,有助于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国际人口迁移:三论人口迁移转变
    段成荣,谢东虹,王涵,吕利丹
    人口研究    2020, 44 (5): 33-43.  
    摘要353)      PDF (1525KB)(341)    收藏
    国际人口迁移格局发生骤变,亟须专门研究。通过回顾国际人口迁移转变的历程,发现国际移民的流量、流向和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移民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同时,中国的国际人口迁移尽管历经数次起伏,但迁移规模在不断扩大,预计随着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等战略的不断深入,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规模会持续增加。中国将从一个没有国际移民、不了解国际移民、不熟悉国际移民事务的状态,向一个有大规模国际移民、需要了解国际移民、熟悉国际移民事务的状态转变。为适应向大规模国际移民时代的转变,中国应该重视国际移民信息采集的系统性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重大经贸、外交等战略安排开展国际移民视角评估,有针对性地建立移民预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人口流动视角下的中国新冠疫情扩散时空动态——传统数据和大数据的对比研究
    刘涛,靳永爱
    人口研究    2020, 44 (5): 44-59.  
    摘要495)      PDF (3792KB)(390)    收藏
    基于城市层面的每日疫情数据,利用空间可视化和统计分析模型,从人口流动视角考察中国新冠疫情扩散的时空动态规律,探究不同类型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带来的城际传播和家庭为主的本地传播构成了中国疫情扩散的两阶段模式,塑造了疫情的时空格局。人口流动对疫情传播的影响具有结构性差异和动态性特征,商务、旅游等短期人口流动是疫情暴发初期的主要传播途径,长期人口流动带来的春节返乡流则推动了疫情进入高峰期。医疗资源并未对疫情防控产生系统性约束,人口老龄化的提高也未导致城市感染人数增加。传统数据和大数据对疫情传播的解释和预测具有同等效力,二者优势的结合是深化定量社会研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影响——基于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的实证研究
    杨冕,谢泽宇
    人口研究    2020, 44 (4): 74-88.  
    摘要1190)      PDF (2184KB)(602)    收藏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是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促进中国经济恢复的必然选择。基于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不同阶段的疫情防控措施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的疫情超常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人口流动,导致中国城市平均人口迁出、迁入强度和城市内部出行强度分别降低了71.21%、72.62%和45.99%,且武汉市的下降幅度尤为显著。在实行差异化防控策略推进复工复产后,全国人口流动开始反弹,城市间人口流动增长了1倍以上,且城市内部出行强度基本恢复到2019年农历同期水平。此外,疫情风险级别是影响中国当前人口流动恢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需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实施精准防控,积极为推动经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方言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黄宗晔,杨静
    人口研究    2020, 44 (4): 89-101.  
    摘要543)      PDF (394KB)(403)    收藏
    使用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出生地和居住地的不同来定义人口迁移,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实证考察方言使用区域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同方言区是影响人口跨省迁移的重要因素,劳动者倾向于向方言相近、文化背景相似的地方迁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方言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降低,距离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也因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而降低。当引入方言使用率和普通话普及率等指标考察语言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时,以方言为代表的文化差异会抑制劳动力的省际迁移,普及普通话能够消除不同省份劳动者的交流障碍,有利于跨省的人口迁移。因此,推广普通话对促进中国的省际人口迁移、优化人力资本的空间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两种调查视角下流动人口结构的对比分析
    周皓
    人口研究    2019, 43 (5): 81-95.  
    摘要332)      PDF (3548KB)(350)    收藏
    文章以2015年小普查数据为基准,比较了2015年流入地和流出地两种调查地点下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反映的流动人口的结构性差异,并从调查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各种可能的调查误差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流出地调查得到的年龄、婚姻和流动范围结构以及流入地调查得到的居住时间结构更接近小普查;流入地调查中的女性人口以及流出地调查中的短期流动人口和男性人口可能被过度抽样;两种调查都偏重于低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相对忽略了大专及以上的流动人口。从调查方法论角度看,不同的应答者是调查误差(特别是测量误差)的重要根源。除覆盖误差外,无应答误差也是影响调查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建议重视样本的结构性偏差对分析结果的潜在影响,以正确地使用调查数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
    肖子华,徐水源,刘金伟
    人口研究    2019, 43 (5): 96-112.  
    摘要470)      PDF (1444KB)(624)    收藏
    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公共服务和心理文化4个维度构建了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50个主要人口流入地城市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被评估的50个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总体水平不高,不同维度之间差异明显,呈现出公共服务融合>政治融合>经济融合>心理文化融合的特点;不同区域、类型的城市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表现各异。建议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加强教育和就业培训,提升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为流动人口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减少其对土地和传统社会关系的依赖;按照人口流动的规律和意愿对城镇化战略进行调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非正规就业对流动人口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
    杨凡,潘越
    人口研究    2019, 43 (4): 97-112.  
    摘要264)      PDF (611KB)(289)    收藏
    随着经济的深度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变得日趋频繁。文章以职业搜寻理论为框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倾向值加权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对流动人口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正规就业的流动人口和非正规就业的流动人口在个人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在控制了选择性偏差以后,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意愿仍高于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但是,非正规就业对流动人口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存在着内部异质性。非正规就业不仅直接增加了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意愿,而且会通过影响流动人口的工作特征而间接增加他们的职业流动意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二代流动儿童回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李巧,梁在
    人口研究    2019, 43 (3): 65-77.  
    摘要297)      PDF (734KB)(340)    收藏
    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发展,出生且生长在城市的二代流动儿童日益增多。文章使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提出一种测量二代流动儿童回流的新方法,并从个体特征、家庭因素以及地区差异等方面分析0~17岁二代流动儿童的回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从个体特征来看,13~15岁二代流动儿童更容易回流;(2)从家庭特征来看,父母流动次数越多的孩子越容易回流,父母当次流动时长越短的孩子越容易回流,留守的兄弟姐妹数量越多的孩子越容易回流;(3)从迁移距离来看,相对于短距离迁移来说,跨省迁移的二代流动儿童更易回流;(4)从地区来看,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出生的二代流动儿童更容易回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从健康优势到健康劣势:乡城流动人口中的“流行病学悖论”
    李建民 王婷 孙智帅
    人口研究    2018, 42 (6): 46-60.  
    摘要401)      PDF (636KB)(286)    收藏
    文章利用2014年CLDS数据,运用Logit回归和Fairlie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乡城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健康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流动具有内生于流动过程的健康损耗效应,存在“流行病学悖论”。流动初期,乡城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优于城镇居民,随着时间增加,此优势逐渐消损,直至差于城镇居民。(2)“健康维持因素”和“健康损耗因素”是造成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之间健康差距的重要原因,其中“健康损耗因素”更为显著。构成两个因素的全部变量中,“收入剥夺指数”、“夫妻同住”、“居住环境”及“工作强度”4个变量对健康差距的贡献率位居前四。(3)男女乡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与全样本一致,且符合“健康性别悖论”,不同因素对男女健康的影响力不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人口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耦合关系研究
    张耀军 柴多多
    人口研究    2018, 42 (6): 61-73.  
    摘要383)      PDF (270KB)(329)    收藏
    人口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影响。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各地市人口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比数据,引入社会经济变量,建立普通多元线性回归(OLS)、联立方程(SEM)和空间联立方程(SSEM)计量模型,验证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变量联立性与空间自相关性并存条件下,使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的必要性。回归结果表明:该地及周边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均有利于缩小该地城乡收入差距,周边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该地的城镇化会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经济进步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故此,提出在全局层面协同施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通过发展教育着力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相应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父母流动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
    宋月萍
    人口研究    2018, 42 (5): 68-77.  
    摘要376)      PDF (1938KB)(396)    收藏
    农村父母流动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影响有所差别,同时,父母流动对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估。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文章从班级融入、学校适应以及行为规范3个维度考察农村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并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倾向值分析法对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干预效应进行更精准的测算。估计结果稳健地表明: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的在校行为,尤其是班级融入及行为规范具有消极作用。亲子分离式的中国人口城乡流动的代价不仅仅在于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市场竞争力,而更应该警惕其对下一代人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行为自控力等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中国流动人口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杨凡 杜姗姗 陶涛
    人口研究    2018, 42 (4): 14-26.  
    摘要518)      PDF (281KB)(554)    收藏
    随着流动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文章以迁移的推拉理论为研究框架,利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全国流动人口的失业状况进行了描述,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流动人口失业状况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而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2015年流动人口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4.9%。除了个人特征以外,与流入地、流出地和流动过程相关的因素都会显著地影响流动人口的失业风险。因此,要重视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将流动政策与就业政策进行通盘考虑,为流动人口提供多样化的工作岗位,提高他们的行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我国已婚流动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丁志宏 张亚锋 杜书然
    人口研究    2018, 42 (4): 27-38.  
    摘要458)      PDF (282KB)(362)    收藏
    我国目前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比例低于全国育龄妇女的避孕比例和过去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比例,和全国育龄妇女多采用长效避孕方式有显著不同,目前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方式多以短效为主,其中,长效避孕措施中宫内节育器和绝育比例较高,而短效避孕措施中避孕套的比例非常突出。和过去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方式相比也有很大变化,目前已婚流动育龄妇女更少使用宫内节育器,更多使用避孕套。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在选择长效避孕或短效避孕上,还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流动范围、户口所在地、是否有人照顾孩子、子女性别和民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已婚流动育龄妇女避孕方式的选择受到其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劳动力流动与工资收入差距:理论和实证分析
    邓翔 朱海华 路征
    人口研究    2018, 42 (4): 39-50.  
    摘要357)      PDF (612KB)(395)    收藏
    文章根据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区域分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外地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出现的新变化,并基于流动状态构造了3类劳动力群体,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2013年)数据和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相比本地劳动力,区外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高出了26%,其中的11%来源于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本优势,15%来源于让渡社会保险权利换取较高工资收入的“权利置换”收益。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在工资收入层面已不存在对外地劳动力的歧视,反而外地劳动力还具有一定的工资收入优势,但这种优势主要是以失去收入安全保障为代价的,因而需要更多地关注外地劳动力在社会保险福利上的损失,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