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蒙古族、满族与汉族的族际通婚状况
    程梦瑶
    人口研究    2022, 46 (2): 48-60.  
    摘要7825)      PDF (11238KB)(237)    收藏
    尽管不同朝代对待族际通婚的态度历经数次起伏,中国蒙古族、满族和汉族间通婚的限制反复恢复又废止,各族人民的接触交往却从未间断。研究发现,蒙古族、满族已婚人口中,族际通婚比例均超过40%,意味着族际通婚的普遍流行。在通婚模式上,以蒙古族-汉族、满族-汉族通婚为主,历史上曾持续约3个世纪的高度政治化的“满蒙联姻”已由民族间自由交往所取代。在性别差异上,蒙古族经历了由男性娶进居多到被女性嫁出比例反超的转变。在空间分布上,3个民族形成了以辽西走廊为核心的较为清晰的、广泛的东北—西南走向通婚链。在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族际通婚主要表现为本地男性娶少数民族流动女性。要重视经济互动、居住聚散程度和人口迁移流动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人口老龄化新趋势及老年人口新特征
    杨涵墨
    人口研究    2022, 46 (5): 104-116.  
    摘要4206)      PDF (1246KB)(2929)    收藏
    基于 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详细描述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生活来源、居住状况等方面的变化,并总结现阶段中国老年人口的新特征。 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高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农村老年人比重高于城镇。 相比于2010 年,2020 年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老年人丧偶比重有所下降,农村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丧偶比重相对较高;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在经济上独立性更强、压力更小;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普遍;自评不健康、独居老年人生活更依靠政府托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特征、趋势与展望
    麻国庆
    人口研究    2023, 47 (1): 43-57.  
    摘要2824)      PDF (14124KB)(351)    收藏
    家庭变迁是探讨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角。基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结合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家庭规模、家庭关系、家庭策略3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变迁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代际结构转向以一代户为主,家庭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且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关系趋向平等化和民主化,家庭生产功能日益扩大化,家庭赡养功能在城乡之间呈现不同特点,一些家庭问题开始凸显;在城乡中国和全球化背景下,家庭策略选择表现为当代中国家庭在应对复杂多元社会变迁时的主动调整与适应。未来中国家庭类型在日渐多元化的同时,将依旧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老年家庭空巢化态势与空巢老年群体基本特征
    陶涛, 金光照, 郭亚隆
    人口研究    2023, 47 (1): 58-71.  
    摘要2455)      PDF (12724KB)(669)    收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增加了老年人居住状况项目,有助于直接精准地识别空巢老人。根据2000、2010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中国老年家庭空巢化态势和空巢老人基本特征,结果发现,近20年城乡老年家庭空巢化水平不断提高;近10年各省老年家庭空巢化水平均有所提升;2020年空巢老人规模近1.5亿,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达772万人;高龄、女性老年人面临更加严峻的独居空巢形势;独居空巢老人近七成处于丧偶状态,近一成仍未婚;空巢老人生活来源主要为家庭赡养、社会保障和劳动收入;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仍有小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独居空巢老人中接受保姆照料的比例较低,即使失能也仅不到两成接受保姆照料。应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老年空巢尤其是高龄空巢问题应对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理解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之谜——源于“家庭老年照料”还是“啃老”行为?
    刘达禹, 赵恒园, 徐斌
    人口研究    2022, 46 (3): 102-116.  
    摘要1812)      PDF (13498KB)(248)    收藏
    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实证检验适龄劳动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结果发现,“啃老”会阻碍适龄劳动人口参与劳动, “家庭老年照料”则会提升个体的劳动参与率,根据边际概率计算,“啃老”造成的负向影响更为严重。城乡分类研究显示,农村“啃老”问题危害更深,表明“啃老”并不是富裕家庭中的独有现象,已呈现出“逐底竞赛”之势。家庭分类研究显示,“未婚无房贷”人群最易受“啃老”行为影响而降低就业意愿。这些结论一方面说明,当下部分适龄劳动人口中确实出现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不良之风;另一方面表明,低就业引力群体中的受迫性“啃老”现象正在迅速滋生。因此,关注此类人群的教育与发展是破解当下低就业困境的核心要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增长
    乐章, 秦习岗
    人口研究    2021, 45 (5): 104-116.  
    摘要1646)      PDF (1516KB)(621)    收藏
    从集中度和持续性层面考察人口老龄化增加医疗费用的成因。反事实测算发现人口老龄化增加不同分位点医疗费用支出,缩小医疗费用分配差距这一重要事实,其根源是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高集中度和强持续性。老年人口医疗费用不仅具有单次住院费用高、持续住院比例大、医疗费用分散性强的特点,而且在5个医疗费用层次内支出负担更重。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力低于全体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影响力,禀赋效应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上升,高分位医疗费用上升幅度最明显。此外,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结构效应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构建老年人口医疗需求影响医疗费用的理论逻辑,有力解释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现实。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互联网使用会影响居民生育意愿吗?
    邱磊菊, 冯宜强, 史宇鹏, 孙宝文
    人口研究    2022, 46 (3): 3-15.  
    摘要1643)      PDF (11976KB)(299)    收藏
    低生育率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及相匹配的城市统计数据和百度搜索指数,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拓展了人口学的相关研究。控制了影响生育意愿的其他因素和内生性问题后,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的居民比不使用者的生育意愿降低了约10.5%,居住在经济发达城市、低学历、低收入的互联网使用者降幅更加明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负面信息机制、效用替代机制和婚姻满意度机制是互联网使用降低居民生育意愿的重要途径。此外,互联网使用也弱化了居民的实际生育行为,并削弱了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效果。这些研究发现为理解中国低生育率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准确性分析
    张现苓, 明艳
    人口研究    2022, 46 (4): 27-39.  
    摘要1499)      PDF (10521KB)(309)    收藏
    年龄结构是最基础的人口结构,对年龄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是使用普查数据的重要前提。利用历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与其他来源数据比较、队列存活率法、修正惠普尔指数、符号分布法等考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质量。将普查0~9岁人口回推得到2011~2020年出生人数,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出生人数比较,二者很接近,尤其是2015年后几乎一致,推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低龄组不存在明显漏报。对10岁及以上人口队列存活率的观察发现,10~40岁队列存活率存在异常波动,主要是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低龄组漏报、青年组重报和育龄女性重报大于男性等造成。修正惠普尔指数和符号分布法的分析结果均表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全国层面上不存在特定的年龄尾数指向,年龄申报质量很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出生人口变动的影响
    张翠玲, 李月, 杨文庄, 张许颖
    人口研究    2021, 45 (3): 88-96.  
    摘要1462)      PDF (2454KB)(622)    收藏
    基于国家互联互通出生人口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主要由30岁以下人群生育数量减少、一孩出生数量逐年下降及二孩增长趋缓共同驱动。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近年来出生数量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进一步压低中国的生育水平,加速了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下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中国共产党百年人口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现代化和中国化
    杨成钢, 杨紫帆
    人口研究    2021, 45 (6): 3-13.  
    摘要1453)      PDF (10898KB)(324)    收藏
    中国共产党百年人口思想可以概括为3个大的发展阶段,这3个阶段分别以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人口思想、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口思想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密切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仅对于中国的人口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而且有力促进乃至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现代化和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口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现代化和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将成为构建中国人口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中国生育水平再探索——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翟振武, 金光照, 张逸杨
    人口研究    2022, 46 (4): 3-13.  
    摘要1439)      PDF (9734KB)(358)    收藏
    解开中国生育水平之“谜”的关键在于获得一套高质量的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增设公民身份号码登记项目、全面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获得了高质量年龄结构数据,为准确估计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的生育水平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006~2017年始终维持在1.6以上的水平,许多年份超过了1.7,在2017~2020年则持续下降;生育率存在较大波动,2020年达到最低值1.3,2012年和2017年出现明显高峰,分别约为1.89和1.88,15年间平均约为1.7。生育属相偏好、生育政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总和生育率的波动。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显示中国目前生育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充分消解新近出现的生育水平抑制性因素、构建家庭友好和生育友好型社会,是挖掘和发挥这种潜力的关键举措。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中国出生性别比转变的人口老龄化后果:前景与对策
    张震, 马茜
    人口研究    2022, 46 (1): 3-18.  
    摘要1389)      PDF (12803KB)(357)    收藏
    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持续40余年,预计到2050年左右才能恢复正常。长达70年的出生性别比转变对中国人口和社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往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性别失衡问题,对出生性别比升高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关注较少。为此,利用新近估计的中国出生性别比、生育率和死亡率数据,借助人口模拟预测和稳定人口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出生性别比转变的人口老龄化后果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出生性别比上升不仅会减少女婴出生数,还会减少男婴出生数,由此造成人口规模的下降并加剧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引导出生性别比尽快回归正常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继续加强出生性别比治理可以在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从657万到3.76亿:四论中国人口迁移转变
    段成荣, 邱玉鼎, 黄凡, 谢东虹
    人口研究    2022, 46 (6): 41-58.  
    摘要1385)      PDF (12060KB)(192)    收藏
    利用1982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人口流动参与度、流动人口能见度、流动人口分布、跨省迁移流等方法和指标,从流出地、流入地、流向的视角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演变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同时,从流动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教育结构、城乡结构、人户分离情况、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情况、跨国(境)流动情况出发,论述中国人口迁移转变的发展脉络和新特点。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的高流动性已然成为中国人口格局的新常态,不同地区人口迁移转变的进程不一,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人口迁移转变的新阶段。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流动人口内部结构迅速变化,新特点逐渐显现,中国的人口迁移已经经历并将延续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转变历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国人口负增长:特征、挑战与应对
    翟振武, 金光照
    人口研究    2023, 47 (2): 11-20.  
    摘要1370)      PDF (9308KB)(318)    收藏
    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人口由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的过程呈现出转折速度快、出门即低点、未发达先转负的特征,且中国未来的人口负增长将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发展速度快、缩减规模大、回弹难度大"的演变趋势。未来长期型、快速型人口负增长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和挑战,必须加快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持续提高人口质量,合理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有效激发消费增长活力,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主动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上网为什么会影响个人生育意愿?
    陈卫民, 万佳乐, 李超伟
    人口研究    2022, 46 (3): 16-29.  
    摘要1344)      PDF (12559KB)(278)    收藏
    利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上网整体上会降低个人生育意愿,对生育多少的意愿的影响大于对要不要生育的意愿的影响。上网影响个人生育意愿存在两种机制:一是增加生育焦虑,促进个人生育观念改变;二是刺激个人消费,挤压可用于生育养育孩子的经济预算。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目的的上网行为对个人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以学习、工作、社交为目的的上网对个人生育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但以娱乐和购物消费为目的的上网会显著降低个人生育意愿;与上网不同,报纸、杂志、电视、手机定制消息等传统媒介的使用对个人生育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为防范上网对个人生育意愿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合理引导网络消费,帮助个人树立积极的生育观和正确的消费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及其照护时间需求预测
    张园, 王伟
    人口研究    2021, 45 (6): 110-125.  
    摘要1324)      PDF (14673KB)(293)    收藏
    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增长较快且城乡分布不均衡。运用2011年和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引入转移强度构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城乡预测了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和照护时间需求,主要结论为:(1)城乡老年人进入中度和重度失能的概率均会随着年龄增长和初始健康状态恶化呈递增趋势。(2)2050年,城乡65岁及以上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口将达到约8304.12万人,约是2020年的2.96倍。65~74岁城乡中度失能老年人数量比由2020年的2.04扩大到2050年的7.77;2020~2040年,75~84岁农村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数量一直高于城镇,2020年该年龄组乡城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数量比分别达到峰值1.74和2.38。(3)65~74岁城镇老年人中度失能状态持续时间平均是农村的1.34倍,该年龄组农村老年人重度失能状态持续时间平均是城镇的1.28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谢立黎, 王飞, 胡康
    人口研究    2021, 45 (5): 49-63.  
    摘要1267)      PDF (1432KB)(454)    收藏
    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在个人—家庭平衡视角下,根据老年人在个人生活领域(学习社交、个人娱乐、经济活动和志愿活动)和家庭生活领域(照顾父母、照顾孙子女和照顾子女)的参与情况,利用潜在类别模型探索中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模式。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模式可划分为平衡型、个人中心型、家庭中心型和低参与型。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低参与型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状况最差,其次是家庭中心型老年人,个人中心型和平衡型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状况最好且没有显著差异。社会参与模式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存在显著城乡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应保障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权利,丰富社会参与的途径和内容,促进老年人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参与的平衡,以增强其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原新
    人口研究    2022, 46 (6): 3-9.  
    摘要1256)      PDF (5813KB)(20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中国女性终身不育水平估计——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张翠玲, 姜玉, 庄亚儿, 姜全保, 于典, 刘雯莉
    人口研究    2023, 47 (3): 78-93.  
    摘要1155)      PDF (13276KB)(346)    收藏
    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计得出,2020年中国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为 5.16%,低于美国11%和欧盟国家19%的平均水平。中国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呈现出鲜明的时期、队列、受教育程度、城乡、区域和省际差异。高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在城市、东北地区、极低生育水平省份的女性,终身不育率更高,49岁女性无活产子女的比例均在6%以上。未来城镇化加速推进、高等教育继续普及、婚育推迟程度持续深化,还将进一步推动终身不育水平上升。在婚外生育较少、多孩占比较低的背景下,终身不育水平的持续上升对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的负向抑制将更加强烈,并将对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产生长远且深刻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并提前谋划应对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两种人口负增长的比较:内涵界定、人口学意义和经济影响
    陶涛, 金光照, 郭亚隆
    人口研究    2021, 45 (6): 14-28.  
    摘要1120)      PDF (14991KB)(292)    收藏
    与以往由外生事件催生的人口负增长不同,受长期低生育率和预期寿命延长驱动的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将成为未来新的重要人口现象。从人口学意义来看,与外生性人口负增长相比,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出现之前往往已经积累了较长时间的负增长惯性,而且一旦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伴随着人口结构老化,回到正增长域的难度和挑战更大,实现回归后人口正增长的可持续性较低。从经济影响来看,两种人口负增长均存在总量效应,但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有明确的结构效应和相对稳定的预期效应,并且两者在长波效应上存在差异。未来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效应,重点是如何抓住应对窗口期,在消解内生性人口负增长负效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正效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灾难事件对生育率的影响: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
    原新, 张圣健
    人口研究    2022, 46 (1): 70-81.  
    摘要1076)      PDF (12073KB)(215)    收藏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次重大灾难事件都会导致生育率波动变化。灾难事件周期与生育率变动的一般规律为:生育率在灾难事件发生短期内会受挫下降,灾难事件恢复中期内回升反弹,灾后长周期内则回归灾难事件前的变动大趋势。从外在因素的影响看,灾难事件范围越广,波及人口越多且致死率越高,生育率波动越剧烈,疫情和与环境有关的灾难事件可能会对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从内在因素的影响看,灾害发生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与家庭经济能力、人口年龄结构以及政府的应对能力等会影响生育率波动幅度,但不会改变波动方向。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初步观察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生育率下降是高死亡数量带来的心理冲击、经济衰退、停工停产以及对未来生活预期不明朗和信心减弱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从七普数据看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变动
    童玉芬, 刘志丽, 宫倩楠
    人口研究    2021, 45 (3): 65-74.  
    摘要1075)      PDF (773KB)(292)    收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历年统计数据,对中国劳动力人口的规模和比重变化、年龄结构老化状况、空间集聚趋势以及劳动力人口素质变化等新形势和新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机器换人”时代 低技能劳动力何去何从?——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检验
    綦建红, 付晶晶
    人口研究    2022, 46 (4): 114-128.  
    摘要1057)      PDF (16422KB)(629)    收藏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与海关进口机器人数据等,考察了机器人对低技能劳动力跨市流出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低技能劳动力的行业和区位流向。结果表明,机器人减少了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数,对低技能劳动力产生了替代效应,显著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跨市流出的概率;行业转移层面,机器人增加了45岁及以下低技能劳动力流入服务业和45岁以上低技能劳动力流入农林牧渔业的概率;城市转移层面,机器人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流入本市服务业和跨市流入一线城市服务业的概率;区域转移层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低技能劳动力在东部流动,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技能劳动力出现了流入西部的趋势。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把握机器人对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机器人产业政策及人口流动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从全球人口变化看中国人口负增长
    郑真真
    人口研究    2023, 47 (2): 3-10.  
    摘要1053)      PDF (7200KB)(264)    收藏
    全球人口在近一个世纪中先后经历了死亡率下降、规模高速增长、生育率下降、规模增速减缓等不同发展阶段。中国人口变化与全球人口变化大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历程在时间上大大压缩,在人口规模达到峰值前后,快步进入老龄社会。低生育率、人口低增长或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中国的特有现象,而是全球在21世纪将要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国需要尽快适应人口新变化,并积极应对其带来的各种新挑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中国人口寿命性别差距的变动机制
    陈昊, 陈岱云
    人口研究    2022, 46 (3): 117-128.  
    摘要1031)      PDF (10742KB)(170)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男女两性人口寿命之间的差距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是44.54岁和44.58岁,男女之间只相差0.04岁,而到2010年,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是72.38岁和77.37岁,男女之间相差了4.99岁。百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男女之差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动趋势。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寿命差距的变动背后蕴含着人口发展的科学规律,即新中国的制度、法律、政策推动了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进而促进了社会角色去性别化趋势的发展,同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女性人口,最终使得女性人口寿命随社会发展愈发延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理念及其路径选择——基于数字鸿沟与知沟理论视角
    陆杰华, 韦晓丹
    人口研究    2021, 45 (3): 17-30.  
    摘要1027)      PDF (2125KB)(482)    收藏
    人口老龄化与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交融发展加剧了老年群体在融入数字生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为此构建老年数字鸿沟治理体系刻不容缓。基于数字鸿沟和知沟理论视角构建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具体解析数字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的具体表现、形成根源及其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在此基础上,明确老年数字鸿沟治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和技术效率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参与式治理、包容性治理、全方位治理、可持续治理为主要理念,将数字鸿沟治理的主要目标设立为普遍消除信息技术门槛、实现全体老年人公平发展、老年人数字化社会融合程度全面提升。此外,进一步阐述了老年数字鸿沟治理思路和战略构想,主要包括顶层制度建设、数字基础接入设施建设、线上与线下适老化建设、信息能力与素养建设和年龄友好环境建设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放大与缩小:中国人口老龄问题中被掩盖的事实
    陈友华, 孙永健
    人口研究    2023, 47 (1): 3-22.  
    摘要1009)      PDF (17801KB)(214)    收藏
    老龄相关问题的测量与操作化是老龄研究的基础。部分传统老龄指标的衰竭与偏误导致中国当前人口老龄问题中存在诸多被掩盖的事实,其突出表现为5个方面的“放大与缩小”:一是传统的年龄划分标准会放大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而缩小人口抚养比;二是户籍人口统计口径会放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而缩小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三是在人口迁移流动愈发频繁的当下,名义上的完整家庭结构指标会放大家庭养老功能而缩小政府养老负担;四是健康预期寿命会放大健康老龄化的成就而缩小病痛老龄化的危机;五是传统的老年年龄标准会放大养老负担而缩小老年人自身作用。重新审视传统老龄指标及其信效度,并尝试构建新的指标以推动中国自主的人口学知识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中国居民理想子女数量的宏观影响因素
    於嘉, 周扬, 谢宇
    人口研究    2021, 45 (6): 45-61.  
    摘要979)      PDF (13799KB)(302)    收藏
    作为生育意愿的测量指标之一,理想子女数量反映了社会对于生育的整体心态,对理解长期的生育水平变化有重要参考意义。国际比较结果显示,中国育龄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量已处于国际较低水平,一孩倾向较高,而三孩及以上倾向较低,但生育意愿实现率目前仍处于国际较高水平。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地区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中国居民理想子女数量的宏观社会因素。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教育竞争压力越大、总和生育率越低,人们的理想子女数量越低。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地区生育环境与教育竞争压力的影响更加突出,为近期实施的“双减”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在考察不同国家或社会中的生育观念时,应充分考虑其差异化的历史沿革与社会文化背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生育支持政策何以有效:性别平等视角下的27国生育支持政策组合与生育率反弹
    张洋, 李灵春
    人口研究    2023, 47 (4): 3-19.  
    摘要944)      PDF (13910KB)(464)    收藏
    中国的生育水平长期提振乏力,借鉴世界低生育率国家总和生育率反弹经验并构建中国特色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势在必行。以27个低生育率典型国家为例,在构建追踪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生育支持政策组合对总和生育率反弹的影响以及性别平等发展水平对政策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较于支持“男性单职工模式”的政策组合,支持“双职工模式”的政策组合更有利于总和生育率的提升;经济支持政策与总和生育率之间有稳定的正向关系,服务支持政策和时间支持政策对总和生育率的提升效果受到性别平等发展水平的调节;在性别平等发展水平更高的国家,服务支持政策和时间支持政策的效果更明显。生育支持政策的制定应考虑不同类型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组合,并深度思考政策背后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实施的社会情景,营造性别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科技创新?——基于系统GMM方法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的经验证据
    沈可, 李雅凝
    人口研究    2021, 45 (4): 100-113.  
    摘要931)      PDF (12164KB)(354)    收藏
    采用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动态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异质性。运用系统GMM方法发现,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根本性创新及渐进性创新之间均呈驼峰型关系,即老龄化先促进后抑制创新水平;相较于渐进性创新,人口老龄化对根本性创新的负面效应将更早显现。进一步运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揭示了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存在城镇化率门槛效应,城镇化率的门槛值约为86%,即当城镇化率低于该门槛值时,人口老龄化将抑制创新;而当城镇化率高于门槛值时,老龄化转而有利于促进创新。由此可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有助于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中国女性劳动供给中的“母职惩罚”
    杨凡, 何雨辰
    人口研究    2022, 46 (5): 63-77.  
    摘要926)      PDF (1268KB)(576)    收藏
    利用 2010~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事件分析的方法,探究中国女性生育前后劳动供给状况的动态变化轨迹。 研究发现,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都在其生育一孩当年明显下降,持续至孩子 4 岁才逐渐回升。 分阶段来看,生育一孩后 0~3 年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均显著下降;而生育一孩 4 年后和生育前无显著区别。 相比之下,生育对男性的劳动供给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生育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随孩次边际递减。 受教育程度较高和较晚出生队列的女性劳动供给损失更小。 研究结论可以帮助理解中国女性面临的“母职惩罚”程度和动态变化趋势,并在国际比较的背景下为帮助女性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以及家庭实现生育意愿的政策设计提供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中国老年人的多维贫困及其变化趋势
    张文娟, 付敏
    人口研究    2022, 46 (4): 55-68.  
    摘要924)      PDF (12469KB)(196)    收藏
    基于2005~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采用AF测量方法,分析老年人多维贫困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运用潜类别分析法,探讨老年人的多维贫困模式,评估家庭和社会支持因素对不同贫困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2005~2018年间,中国老年人的多维贫困指数整体下降,健康维度的贡献率上升。多维贫困模式可分为经济-精神贫困型、综合健康贫困型、能力-参与贫困型,女性、高龄、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陷入各类贫困的风险均更高,农村、独居、家庭和社会支持匮乏的老年人更可能处于经济-精神贫困,与家人同住、社区健康服务和社会养老保障相对充分的老年人面临的综合健康贫困问题更突出,而缺乏家庭支持、社区休闲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的老年人更可能陷入能力-参与贫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与转变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
    丁金宏, 张伟佳, 毛仁俊, 田阳
    人口研究    2023, 47 (1): 23-42.  
    摘要916)      PDF (14738KB)(168)    收藏
    将三段式年龄结构表示为三角图中的点,则其时序轨迹可以表达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过程。通过分类梳理世界各国(地区)及中国各省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化模式,并预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长期均衡位置,发现人口年龄结构演化具有充分的“各态历经性”,可称为“年龄结构转变”,其基本路径是:从多子化的年轻型人口出发,经历少子红利化、转折和负债老龄化3个阶段到达少子-高龄型人口的长期均衡位置。发达国家(地区)已处于第三阶段中期,发展中国家(地区)多处于第一阶段中后期,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地区)还处于转变初期,甚至还在起点徘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于2010年经过红利拐点进入第三阶段,加速赶上发达国家(地区)的转变进程。预测结果显示,2100年中国人口的均衡年龄结构为少儿占15%、劳动力占55%、老年人占30%,世界各国(地区)也会向这一方位聚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中国居民住房状况的新变化
    孙青
    人口研究    2022, 46 (5): 117-128.  
    摘要901)      PDF (1159KB)(273)    收藏
    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居民住房状况也有了新变化。 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居住标准,家庭居住模式从原有的二代户为主转变为一代户和多代户二分天下的新模式,城市住房来源结构中购买商品房和租赁其他住房的比重明显增加。 同时,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居民住房条件均有大幅度提高,居民住房设施条件的地区差距趋于缩小。 然而,居民住房状况的城乡差距发生着不同方向的变化,一方面,居民住房配套设施的城乡差距缩小;另一方面,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城乡差距却在进一步扩大。 虽然不同群体住房来源结构的差异仍然存在,但是城市地区不同职业群体的住房性质差异趋于缩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族际通婚变动的十大趋势
    黄凡, 段成荣, 毕忠鹏
    人口研究    2022, 46 (2): 20-35.  
    摘要878)      PDF (12875KB)(195)    收藏
    族际通婚对于构建民族互嵌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挖掘1982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族际通婚变动的十大趋势:一是族际通婚的普遍化,族际通婚的人口规模和比例均明显提升;二是族际通婚比例在各民族间的相对差异化;三是族际通婚圈进一步扩大,各族际通婚子圈相互交融;四是东北和西南地区的族际通婚程度相对较深;五是城镇化对族际通婚有积极影响;六是人口流动对族际通婚有促进作用;七是族际通婚人口性别比呈现梯级化差异;八是族际通婚人口中女性家庭地位不断提高;九是受教育程度与族际通婚比例呈正相关关系;十是族际通婚比例在职业类型上表现出分层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中国少数民族生育转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王东晖, 靳永爱, 刘涛
    人口研究    2022, 46 (3): 30-43.  
    摘要868)      PDF (12244KB)(167)    收藏
    少数民族生育转变是中国人口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少数民族生育转变为认识中国生育转变历程提供了多样视角。使用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描述了不同少数民族生育指标的变化,并使用分层线性模型区分了民族内部以及民族之间的差异如何解释不同民族生育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各民族的总和生育率都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大多数民族的总和生育率接近或低于更替水平,部分民族的总和生育率近年来略有回升。少数民族生育行为存在很强的异质性,不同民族生育模式不同。民族特征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仍然存在但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民族内部的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差异超越民族之间的差异成为影响少数民族生育行为的主导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人口数量下降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吗?
    厉克奥博, 李稻葵, 吴舒钰
    人口研究    2022, 46 (6): 23-40.  
    摘要868)      PDF (15604KB)(151)    收藏
    近年来,经济学界的一个流行观点是随着人口总量见顶下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将会显著下降。在新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人力资源总量而不是人口总量更能决定长期经济发展潜力。人力资源总量是考虑了人口质量的社会劳动时间储备总和,而人口质量的核心因素是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研究表明,即便在相对悲观的人口增长预期下,中国人力资源总量仍将在2040年前持续增长,并将在2040~2050年保持稳定。假如中国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平均潜在增速将达到5.9%(2021~2030年)、4.9%(2031~2040年)、4.1%(2041~2050年)。为实现这一经济增长潜力,必须进一步加强终身教育,推进市场化弹性退休制度,维护好人力资源总量增长态势,更充分地利用好人力资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中国农村失能老年人口的规模、结构与发展趋势
    韩润霖, 韩晓静, 张立龙, 卢晓莉
    人口研究    2023, 47 (2): 63-77.  
    摘要862)      PDF (11368KB)(204)    收藏
    基于2002~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农村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和失能率进行分析。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与比重将分别从2020年的9035.29万人和17.72%增至2035年的12438.23万人和33.14%。受年龄别失能风险降低和老年人口结构老化影响,农村老年人口ADL失能率将从2020年的5.76%降至2035年的4.92%。其中,男、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将分别从4.92%、6.55%降至3.79%、5.87%。农村失能老年人口呈现失能重度化和高龄化趋势。农村老年人口总失能率下降主要是年龄别失能风险降低所带来的轻度失能率快速下降的结果;中度失能率略有下降,重度失能率不断上升,中、重度失能率保持在4%左右。研究结论可为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到农村居民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人口老龄化对东莞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从“世界工厂”到“智造东莞”
    方雯
    人口研究    2021, 45 (5): 117-128.  
    摘要855)      PDF (1371KB)(178)    收藏
    中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制造业大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进行。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导致劳动力禀赋发生改变,在劳动力老龄化、就业需求多元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制造业传统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削弱,用工成本的增加使传统制造业面临巨大的外移压力。然而,现阶段大规模的产业外移不利于保持产业链的完整性以及解决人口大国的就业问题,尤其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年长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相较于先发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外移行为,产业就地转型升级更符合当前中国国情,东莞制造业的实践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竞博, 高瑗
    人口研究    2022, 46 (2): 102-116.  
    摘要843)      PDF (13272KB)(174)    收藏
    在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且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采用中介效应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人口老龄化通过技术创新途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以人口老龄化作为门槛变量,技术创新对劳动生产率的跃迁式影响。结论显示:无论是否束紧经济条件,人口老龄化除了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外,还通过技术创新路径对劳动生产率产生中介影响;在理想条件下,以人口老龄化作为门槛变量,技术创新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正,当考虑其他控制变量时,技术创新在门槛区间内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在东、中、西部,技术创新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东部的人口转变中,技术创新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符合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